個畏首畏尾的小太監還是不成問題的,剛上場便連過兩人,來了一腳勁射雖然滑門而出,可好歹算了開了個頭。
而那些太監畢竟都是百裡挑一的蹴鞠好手,初時放不不開手腳、又不熟悉規則,等在武凱的帶領下漸漸熟悉之後,便展現出了紮實的基本功,無論是互相配合、還是單騎闖關,都做的有模有樣。
武凱見場上已經不需要自己帶節奏了,便喊過一個躍躍欲試的替補小太監,然後朝著宋徽宗走去。
滿以為宋徽宗已經看得入迷,誰知到了近前,卻聽這廝遲疑道:“精彩是精彩,只是這般蹴鞠,是不是過於粗野、不夠文雅?”
靠~
踢個球都要講什麼文雅,這廝日後變成亡國之君真是一點都不冤!
(未完待續。。)
第34章 皇帝不急,急死太監
要說宋徽宗這廝,妥妥的是口嫌體正直的典範,嘴上說著不夠文雅,等到他自己親自上陣時,卻表現的比誰都興奮,毫無顧忌的大唿小叫不說,還屢屢爆出粗口,看得聞訊趕來加油的嬪妃宮女們大跌眼鏡。
不得不說,這昏君雖然貪戀美色、安於享樂,身體卻還保養的不錯,看得出是經常運動的,在場上往來衝突,竟將那些小太監撞的人仰馬翻就算有一多半是演的,對於一個快四十的人也算是不容易了。
就這般一直耍到夕陽斜斜,四周能見度不足,宋徽宗才帶著滿身臭汗,依依不捨的告別了跑馬場。
武凱又陪著這安於享樂,把江南民變完全拋諸腦後的昏君進了晚餐,這才終於得以脫身。
他原本打算回家好好補上一覺,誰知剛出了福寧殿的大門,便見十幾個殿前司的小使臣候在御道上,正與時遷相談甚歡。
上前一問,才知是樞密使童貫派來的人,打從早上就一直等在這裡。
正好武凱也有事要與那童貫商量別忘了昨晚上議事的時候,這閹黨可是說過,要徵調紅巾軍和武松南下平叛的,這事兒不仔細問清楚怎麼行?
因此他便沒有推辭,在這群殿前司武將的護衛下,去了城西童貫的府邸。
這童貫雖然是個閹黨,可畢竟帶兵多年,脾氣養得頗為直爽至少表面上是這樣的。
他與武凱一見面,便開門見山的說出了自己的企圖希望武凱將‘天雷’獻給朝廷,好為日後收服燕雲十六州增添些籌碼。
這真是計劃趕不上變化,武凱原本還打算丟車保帥,主動暴露紅巾軍,好趁機隱瞞火器營的存在,誰知這童貫竟是吃著碗裡瞧著鍋裡,想給自己一窩端了!
武凱當即就收起了笑容,不吭不卑的問了一聲:“我若是不肯答應,你待如何?”
本以為那童貫就算不勃然大怒,也要虛言恫嚇一番,誰知他卻站起身來,衝武凱一躬到底,滿面誠摯的道:“禪師,自後漢石敬瑭割讓燕雲十六州起,我大宋百姓便暴露在蠻夷鐵蹄之下,先有城下之盟、後有百年侵擾,致使邊塞百姓生靈塗炭、苦不堪言!
“如今大遼雖然衰敗,卻又有女真人崛起於白山黑水之間,若論兇悍,怕是遠勝那遼人多矣!如果朝廷不能趁女真立足未穩,將幽雲十六州收入囊中,日後怕是為禍更甚!故此童某才希望禪師能以大局為重,獻出此神兵利器,以助朝廷收回故土,重塑漢唐盛世!”
不得不說,這一番話給武凱的衝擊頗大,因為他一直都將這童貫當成奸臣貪官,冷不丁聽到如此忠君愛國的言辭,實在是有些難以接受要是岳飛、韓世忠、李綱、宗澤等人說出這等話,反倒不足為奇了。
要說武凱這次進京,雖然最主要的原因是為了避禍,不得已而為之,可也曾興起過改變北宋千萬百姓命運的念頭再怎麼說他以前也算是個半吊子的皇漢主義者,最恨的就是異族凌辱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