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亡之際了。
廣西戰事一起,廣東那邊就是有新產藥子送來,也斷難補充到湖南這邊,而湖南這邊周士相一直在部署第二鎮、第九鎮並調湘西剿匪軍兩鎮準備突入貴州,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舉殲滅羅可鐸部,爾後揮師東下摘取國姓爺的果子,奪取東南。
現在,這一計劃不得不又要推遲,因為周士相手中實在是沒有藥子,因此對於熬糞煮硝這個辦法他才格外看重,連帶著對那個獻書的湖廣舉子程漢斌也是無比重視。
命瞎子李立即將那湖廣舉人程漢斌請進來,對方還未踏入廳中,周士相已是邁步迎了上去,很是激動道:“程先生可是這《軍器圖說》的作者?”
雖早聽聞廣東賊秀才頗是年輕,但見了真人,感覺對方似還不到而立之年,程漢斌心中還是頗是震憾的。恍惚間,他不禁想到了北京那個年輕的順治皇帝,心下對二人難免做了一番比較,旋即卻又暗自失笑:這兩人有什麼可比性。
“非也,《軍器圖說》並非在下所著,乃畢懋康先生大作。”程漢斌搖頭道。
“畢懋康?”
周士相一怔,此人他從未聽聞,幾乎下意識脫口就道:“不知畢先生現在何處,本帥求賢若渴,畢先生這本《軍器圖說》實是解了本帥天大難題,本帥很想拜訪畢先生討教一二。”
“賊秀才”求賢若渴的模樣讓程漢斌暗鬆一口氣,心道那《軍器圖說》果是投石問出了路來。但他卻是再搖頭,道:“畢先生已不在人世。”
“啊?”
一聽畢懋康已死,周士相頓時失落,這等大材怎的就死了呢。失落片刻,這才想起自己似乎有些冷落程漢斌,忙請他坐了,問了畢懋康的事。
程漢斌道那畢懋康乃是萬曆二十六年進士,曾任右僉都御史、陝西巡按、山東巡鹽御史等職。萬曆四十二年,其在山東濟南建歷山書院,為當時濟南最大書院。天啟年間遭後遭御史王際逵彈劾,遂被削籍。崇禎初年,起用為南京通政使,升兵部右侍郎,後因年紀大了旋自請致仕。辭別時,崇禎皇帝命其制武剛車、神飛炮等軍械。械成後,編輯《軍器圖說》以進思宗。
崇禎十五年,畢懋康在其家鄉去世,而程漢斌初次看到這本《軍器圖說》卻是在順治帝的瑪法湯若望那裡。當時程漢斌和徐文元等人和湯若望探討西學時說到火器,湯若望便取出這本《軍器圖說》,說中國有大材,這書中便記了不少火器製作方法,有的更比西洋人為強,尤其那自生銃。
在此之前,程漢斌倒是對火器頗多好奇,也看過火銃,但見了這書中所說自生銃卻是當場驚服,他明白以板機擊發火石引燃火藥和以火繩子點燃火藥的區別在何處,當時就向湯若望討了這本《軍器圖說》,想回去好生研究下。
此舉讓同來的徐文元他們大為不解,因為程漢斌是來參加會試的,卻研究這武人用的火銃做什麼。他們卻是不知,程漢斌在家鄉等待的十年時間內,可是親手製作了不少奇巧之物,因此看到從未接觸的自生銃,便難掩心下獵奇,或者說難按一探究竟之心。
湯若望見程漢斌對這自生銃感興趣,竟是笑著命人取了一杆出來,告訴他說這是明朝工部所制。不過當時因為沒錢製作,只製成了幾十杆樣品便停了工,一年後北京城破,這些樣品自生銃不是毀於戰火,就是流散民間。他手中這杆也是無意得來,順治帝來時也把玩過,不過沒當一回事。
看到真品,程漢斌更是激動,仔細看了結構,和書中所畫圖形竟是一分不差。激動之餘便想向湯若望討這自生銃,不想湯若望卻笑著拒絕了,說他已答應澳門主教,要將這銃送到澳門去。
湯若望這麼說了,程漢斌自是不好強求,只暗中記得這銃的每一處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