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側妃抿著嘴低下頭去,手撫著自己的肚子小聲道:“若是女兒,臣妾也歡喜的。”
鄭貴妃端詳著她笑道:“肚子尖生男孩,皇后娘娘看柳側妃這肚子,尖尖的,一準兒生個男孩。想著嬪妾當初懷三皇子的時候也是這樣的,身邊的嬤嬤就說一準兒是個男孩,生下來果然是呢。”
柳側妃雖低著頭,卻是嘴角忍不住上揚,小聲道:“借貴妃娘娘吉言了。”
鄭貴妃笑盈盈道:“哪裡是我吉言,是你自己有福氣呢。”又嘆道,“一轉眼的孩子們也都大了,郡王妃這如今也有了兒媳婦,再過些日子也該抱孫子了。世子妃這還沒動靜麼?”
綺年微微欠身:“謝貴妃娘娘關心。”
鄭貴妃掩著嘴笑:“可要快著些呢。郡王世子年紀也不小了,早些有了子嗣才好。”
綺年低頭不答,鄭貴妃彷彿突然想起什麼:“記得那年太醫還給我開了個千金方兒,說是調養身子的,我吃了十幾副就有了身孕,如今年紀大了也用不著了,倒是轉送給世子妃的好。哎,杜鵑,帶著世子妃去我宮裡取那方子,再有當初我睡了寧神的一個玉枕,也順便拿了來送給柳側妃養胎用罷。”
綺年坐著不動,含笑道:“聽說三皇子不日就要大婚,這方子合該留給三皇子妃的,臣妾何敢領這樣恩賞呢?”
鄭貴妃眉梢微微一跳,正要說話,金國秀已經欠身笑道:“貴妃娘娘這是偏心了,有好東西只給郡王世子妃,就不肯讓我們也沾點兒光麼?我偏也要去,也將那方子抄一個拿回去自用。”
皇后笑道:“你這孩子,看著貴妃和氣,倒討起東西來了。貴妃可別惱她,不如本宮來講個情兒,就將方子分她們幾個每人一份罷,還有二皇子處也該給一份才好。”
鄭貴妃臉頰肌肉微微抽動一下,笑道:“臣妾萬不如皇后娘娘想得這般周到,這就叫人回去將那方子謄上幾份,各家送去。”
眾人這裡正說話,只聽外頭內監高聲道:“皇上駕到。”連忙都站起來迎駕。
皇帝身著明黃便服進來,叫眾人都起身:“太后可好?”
皇后含笑道:“太后安穩睡了,皇上寬心,太醫都說能進食進藥就無妨了的。”
皇帝點了點頭,看向鄭貴妃:“方才朕在前殿,聽了阮氏的事。說起來她雖有錯,後頭這片心倒是虔誠的,就免了她的罪,賜她個‘孝貞’的號,辦喪事罷。”
皇子側妃死了,還從來沒有什麼諡號的說法,阮語這是頭一份了,何況“孝”字又不是平常人當得起的,鄭貴妃連忙謝恩。皇帝待她跪拜了起來才又道:“只是雖說她一片孝心,可是這借壽原是荒唐說法,伺候的丫鬟們怎麼也不勸著?”
鄭貴妃低頭道:“她原有個陪嫁丫鬟的,只想不到也是一樣的實心眼兒,阮氏一去也觸柱自盡了。”
皇帝沉著臉道:“難道她身邊只一個丫鬟伺候的?主子有些糊塗心思,做下人的就該好生勸著才是,如今這一個死了,其餘那些也逃不了干係,不是糊塗也定是失職。皇后瞧著再選一批好的去,把原本那些都換了。若放任這樣的下人留著,怕日後還要出大事。”
鄭貴妃臉色不由得微微變了。皇后再選一批人進去,豈不全是她的眼線了?但阮語之死畢竟是大事,好容易拿著自盡搪塞過去了,斷難再推辭別的,也只有低頭道:“臣妾替三皇子謝皇上恩典。”
☆、121 皆大歡喜團圓筵
既然太后的病勢轉危為安,那麼宮內宮外自然皆大歡喜。
雖然有了皇帝親口封的“孝貞”二字;阮語仍舊只是個皇子側妃;還是自戕身亡;十分尷尬;因此三皇子府也未曾大辦喪事,不過是各家送個喪儀,了不起派個妾室去弔唁一下也就罷了。
就是英國公府;因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