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者起身說道:“那麼先謝過大人了。”
劉備這次倒是破例的將他送了出去。使者被他攙著,陪著笑臉出了營帳,這下倒是長了幾分神氣,對兩邊剛才還小覷自己計程車兵看了兩眼,然後拿起自己的佩劍,端端屁股就走了。
劉備也不等到晚上,便即將魯肅、劉曄數人叫來了。在結盟事上,劉備其實早已經告訴了他們,只是昨晚忙於佈置攻打黃巾的事,這才耽誤了。現在將他們召集來,便是聽聽他們的意見。
魯肅說道:“聯合呂布來對付曹倒是一個很好的機會,畢竟曹一但騰出手來遲早是要對付我們的,不如我們先掌握機先那樣才能把握全域性。只是,豫州未平,再要開啟兗州戰場,怕就怕無力對付兩線作戰。現在黃巾尚未殺散,郭貢又在譙縣,我等立身豫州根基未穩,如果現在又要分心去對付曹,只怕兩頭拖累。更何況,呂布這人雖有驍勇之力,但頭腦簡單,又是個反覆無常之人,很難成大事。他能不能抗得住曹還不能說,若是我們在這關鍵時刻引火上身,只怕疲於應付,兩頭不討好。”
眾人聽他一說,都是議論起來,一下子熱鬧了。
劉備點了點頭:“魯司馬說得很有理。”
劉備又看了劉曄一眼,只見劉曄在旁不說話,便即問他:“劉軍謀有什麼高見,可以說來聽聽。”
劉曄拱手道:“魯司馬說得很是入理,連我也不得不贊同,畢竟一步一步來才能走得穩。但我一想想,若能把這件事情理個先後順序,或許問題就簡單了。”
劉備跟魯肅都是輕嗯一聲。魯肅拱手做了個請的姿勢:“請劉軍謀說來。”
劉曄笑向兩邊:“我們先可以暫時答應呂布結盟的請求,但我們卻不出一兵一卒。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先要對付黃巾和郭貢,等到把這兩夥人都解決了,豫州平定了,我們再可以考慮這結盟的意義到底可不可行?如果可行,我們就可以利用呂布來抵抗曹,如果不可行,我們則可以及早抽身。
但你們也知道,呂布這個人也不是好欺騙的,所以我們可以用個‘緩兵’之計。什麼叫‘緩兵’呢?就是說,我們表面調動軍隊,好像是在幫他,但我們卻又有自己的目的。這樣呂布也就沒話可說,自然也就不能指責我們了。只要我們表面看起來是結盟的樣子也就是了。
不過,等到我們真正騰出手來的時候,我們要做的看起來雖然是在幫呂布打曹,但我們卻最好是誰也不幫。這就叫坐山觀虎鬥。只要這兩隻虎還在不停的撕咬,我們就可以來個漁人之利,豈不是好?如果還有一種可能,那麼我們還可以來個渾水摸魚。”
眾人聽了,有稱讚的,有皺眉的,莫衷一是。
只有魯肅想了想,立馬贊同,說道:“劉軍謀所言不錯。”
劉備眼見這些人七嘴八舌,也沒什麼好主意,只跟著人云亦云,實在讓人頭痛。心想請他們來也是白來,估計也只能擺擺場面,便讓眾人都下去了。
劉備將魯肅跟劉曄兩人留下,又和他們討論起了具體的細節,以及執行方案。一討論起來,唾沫橫飛,腦汁四濺。不覺日之西沒,月之東昇。
第二百一三:間
第二百一三:間
劉備、魯肅、劉曄三人經過數個小時的討論,最後做出了以下三個方面決定:
先:命令關羽廣戚部進攻魯國,暫調魯肅為關羽軍師;調襄賁副將鼎轟協守廣戚。
其次:增兵潘璋,令其部下沛南,配合甘寧遏制袁術。
最後:令趙雲部離開杼秋,進攻梁國。
劉備捧過記室草擬好的命令書,問魯肅、劉曄二人:“你兩覺得還有什麼不妥的地方麼?”
魯肅想了想,說道:“現在我們是兩邊作戰,如果想做到真正的後顧無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