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0部分

說道。

林振華站起身來,向那幾個人伸出手,說道:“很榮幸見到各位,我叫林振華,是漢華重工集團的副總經理,我非常熱切地希望各位能夠加盟漢華。”

在前些天的供應商招標會上,項哲不辱使命,把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條,博得了漢華重工領導層以及諸如畢敏、田效蘭等工作人員的一致好評。在經過幾場近似刁難的面試之後,謝chūn豔、蘇寶成、朱鐵軍等都給項哲打出了高分,同意聘請項哲擔任漢華重工的總經理助理,協助林振華工作。

項哲以一個MBA的利索作風,回自己的原廠辦理了停薪留職手續,帶著由幾百本書組成的行李來到潯陽,正式加入了林振華的團隊。

既然已經在一個鍋裡攪勺,林振華和項哲也就不再互相使用客套的稱謂了。項哲的年齡比林振華要大幾歲,林振華便直接管他叫老項。而項哲也照著林振華的要求,對林振華直呼其名,只在正式場合裡還是使用“林經理”這樣的稱呼。“林總”這個叫法在當年還是不太合適的,顯得太過於高調了。

項哲上任之後,對漢華重工的人才隊伍進行了一番全面的瞭解,發現公司高階人才奇缺,與公司的業務結構和規模完全不相適應。

技術人才方面,林振華算是一個比較全面的人才,但現在也是做管理多,做技術少。其他的人,要麼是衛景文、韋東齊這類老一代技術人員,要麼是如馬傑這樣剛畢業的學生,中間存在著一個很大的斷層。

管理人才方面就更加寒酸了,陳偉國、朱鐵軍、郎冬等人都已是五十來歲的老將,雖然有一些管理經驗,但對於市場化運作並不瞭解,國際視野就更談不上了。岑右軍、褚紅陽、彭少哲、趙勇群等一批年輕幹部都是林振華的嫡系,最大的長處是對林振華有足夠的忠誠,但管理能力尚待提高。

“就這樣一個團隊,居然能夠把生意做到法蘭克福去,一年做出15個億的產值,真是不可思議啊。”項哲搖著頭對林振華說道。

“沒辦法,我只有這樣的條件了。”林振華解釋道,“關鍵時候,都是靠大家硬著頭皮往上衝,這樣一關一關地,居然也衝下來了。”

項哲道:“這就是創業型企業的特點,大家有激情,企業處於高速成長期,各種問題都會被掩蓋起來。但這種情況是不可能持久的,要保持企業的長遠發展,必須要有專業的團隊,依靠科學的管理。對於漢華重工來說,尤其是需要具有國際化背景的人才。”

林振華道:“我何嘗不知道這點,可是,現在這個環境下,你讓我去哪找國際化背景的人才啊?像你這樣的海歸,我可是求之不得的。”

“海龜?”項哲不解地問道,“什麼意思?”

“海外歸來……”

“呃……聽起來怎麼像是一種海洋生物的名字。”項哲鬱悶道,與林振華在一起工作了一段時間,他不斷地被林振華嘴裡的新詞所雷倒,但他又不得不承認,這些新詞聽起來的確挺給力的。

“振華,其實國內有很多……海歸,都像我一樣,學非所用,目前正在各位單位閒置著呢。我想,我們能不能把這些人挖過來,充實到咱們的隊伍裡來。咱們漢華重工有一個優勢,就是領導的觀念是非常開放的,這是我們這些海歸最期盼的事情。”項哲說道。

“怎麼去挖?”林振華問道,“咱們總不能登海報招人吧?”

項哲道:“我在上海的時候,我們有一些留學歸國人員經常在一起聚會,我認識很多這樣的人。你有沒有興趣和我一起去一趟上海,由你親自和他們談一談,我相信,你的魅力一定能夠征服他們的。”

“沒問題。”林振華爽快地答應道。

就這樣,項哲與林振華一起來到了上海。項哲提前和那些朋友們進行了聯絡,告訴大家有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