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61部分

他在誰敢張狂?

但今年不同,所以這些書生顯得很活躍,不過就在他們活躍的時候,從一些書生嘴裡,唐舟弄的那兩本啟蒙讀物《百家姓》和《三字經》卻是突然在京城長安風靡起來,就連那些自認才高八斗的人都想弄幾本這樣的書好好讀一下。

897。第897章 長安的傳說

唐舟雖不在長安城,但長安城仍舊有他的傳說。

《百家姓》和《三字經》的樣本被人給送進了宮,剛從高句麗回來沒多久的李世民在御書房把這兩本啟蒙讀物仔細的看了一遍。

兩本書洋洋灑灑並沒有多少字,但卻淺顯易懂,使得那些剛入學沒多久的孩童可以瞭解一些常識,一些簡單的或者說是基本的人生道理。

這很不錯,至少並不會對整個大唐造成不好的影響。

李世民看過後,便下了一道命令,命人將這兩本啟蒙讀物刊印,分發各學堂、私塾,以後將這兩本書和另外一本《千字文》共列為啟蒙三大讀物。

這樣吩咐下去後,李世民突然想到自己已經兩年多沒有見過唐舟了,除了《百家姓》和《三字經》外,這唐舟可還做出了什麼事情嗎?

“唐舟最近在柳州城都做些什麼啊?”

“回聖上話,聽說小侯爺前段時間去永州玩去了,還寫了一篇遊記。”

“哦,唐舟這小子還會寫遊記,拿來我看看。”

一人將那片《小石潭記》默寫下來遞交給李世民,李世民接過後輕輕念道: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這樣唸完,李世民忍不住大讚道:“好文,好文啊,沒有想到唐舟這小子竟然能寫出這樣的文章,清新脫俗,清新脫俗啊,以前以為他只會寫詩作詞呢,看來是真小瞧了他。”

李世民怎麼也沒有想到唐舟能寫出這樣的文章,其實這也不奇怪,唐建國沒多久,如今最重要的還是經濟、農耕方面的建設,文化上稍顯落後一點,根本沒有辦法和後來的盛唐想必。

畢竟只有解決了大家的生活問題,才會有更多人的投入到文學中來嘛。

此前大唐並沒有多少文章寫的好的,如此見到這麼一篇文章,自然也就覺得這文很不錯了。

再者,這是柳宗元的遊記,而柳宗元跟韓愈他們是古文運動的提倡者,他們的文章是要比詩詞更有名的,再者,柳宗元、韓愈以及歐陽修、蘇軾四人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能成為千古文章四大家的人,他們的文章能差到哪去,只怕窮及整個華夏,也找不出多少比他們厲害的人了。

李世民一遍稱讚,又忍不住看了一遍,這樣看完,道:“文章寫的好,而且言之有物,給人一股清新之感,這小石潭寫的連朕都想去永州看上一看了。”

說著,李世民搖頭苦笑,接著又低眉沉思,許久之後,問道:“再過段時間就該考核各地官員的政績了吧?”

“是的聖上。”

“好,唐舟這小子在柳州三年,頗有建樹,也該回京城了。”

……

貞觀二十年秋,赴京趕考的書生已經來的差不多了。

長安城空前的熱鬧,每天都有不少才子的文章詩詞傳出,每天都會有那麼一兩個人冒出頭來驚豔一下大家。

整個大唐,有才的人實在是太多了,而科舉給了他們機會,自然也就使得他們來這裡碰碰運氣,施展一下自己的抱負了。

長安熱鬧,但直到這個時候,狄仁傑才終於來到京城。

此時的狄仁傑已經弱冠,個子比幾年前高了許多,也更顯成熟,就是略微有點胖,小肚微微隆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