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時分,是一輛寬大的汽車在內線道上行駛著,它擁有普通金鹿汽車所沒有的龐大車身,引擎蓋下是一具北方動力制的十二汽缸引擎。
這種車在北平並不多見,事實上,這種手工製造的豪華汽車,在全國也僅只有一百多輛,只有達官顯貴才能獲得這種汽車,而這種汽車寬敞的空間,足以襯托政府高官身份或者富人的體面。
和任何一個擁有這種汽車的人一樣,曾澈不用自己開車,有專職的司機為他開努。而在副駕駛席上,還坐著一名身材強壯的調查員,在調查員的外套裡總是帶著自動手槍——並不是普通調查員用的22式警用手槍,同樣也不是24式軍用手槍,而是26式自動手槍,一種可以像衝鋒槍一樣掃射的自動手槍,與普通的汽車不同。這輛車的車窗上貼了一層暗色的膠膜,讓閒雜人等無法一眼看出車裡坐的是什麼人。【首發】此外,厚達50公厘的車窗玻璃都用防彈的聚酯塑膠製成,可以擋住12。7mm子彈的射擊——這是特勤部門的試驗人員經過試驗證明的。特製的裝甲讓整輛車較普通汽車重了超過1。5噸,但是這對車子的馬力和速度並沒有影響。
此時,坐在汽車上的曾澈一面翻閱手中的報紙,一面思索著,對於任何一個從事情報工作的人來說,閱讀報紙掌握的一門技術。他正在看的是國內的《中央日報》,這份報社是中央的官方報紙,或許,這並不是一個很好的情報來源。
但是這卻是一個很好的瞭解南京對外態度的來源,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作為調查部的負責人,在曾澈的手下有著許多真正專業人,而作為這家世界一流的情報組織的負責人,他自然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最直接的情報。
人的命運總是如此,有時候,曾澈忍不住會想,假如當年自己沒有做出那個選擇的話,那麼,現在自己會是什麼樣子呢?
想到這裡,他不禁嘆了一口氣。如果當年他沒有做出那個選擇的話,他永遠都不可能成為這個也許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情報機構的負責人,命運還真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
“中央信託公司與德國易貨貿易繼續展開……”
看著報紙上的這條新聞,曾澈的眉頭微皺,早在一個星期前,他就收到了報告,中央透過以出口土耳其的名義假道土耳其向德國出口,因戰爭同德國中斷了數月的易貨貿易又一次展開了。
兩年前中日簽署停戰協議之後,無論是出於抗戰的經驗教訓也好,或者說為了與華北的建設相對抗也罷,亦或是國家的建設需求也行,中央為了建立現代化的軍事以及工業基礎,迫切需要來自外界的資本以及技術援助。而中國的在戰爭中的表現,更是贏得了德國青睞,同時德國亦需要中國的農產品以及稀有礦產資源,為此德國開始向中央提供了大量信貸以及幫助中國向德國企業訂貨,由此兩國的合作,在民27年後,不斷呈擴大趨勢。
以民27年到28年為例,這2年中國從德國進口的總值分別為4。31億馬克、6。6億馬克。透過兩年的合作,在德國的幫助下,中央於江西、湖南以及湖北、四川建立了一系列的兵工廠和現代化的工業企業,同時又透過軍事人員培訓使得中央軍的素質得到了的很大的提升。
在過去的兩年間,中央信託公司向德國提供了小麥、大豆、棉花、桐油、豬鬃、羊毛、生絲以及鎢精礦、金屬銻、金屬錫、鉻精礦、錳精礦等價值7。7億馬克的戰略物資,德方提供了最新型號的飛機樣品、火炮樣品、坦克、通訊裝置、300多種機床和機械樣品,發動機、氣輪機等。
為了保證德國供貨的質量和期限,南京政府甚至組成一個委員會常駐德國,該委員會及其麾下專家在今年上半年竟達100人之多,而相應的在南京,亦有一個德方的委員會長駐南京,以保障中國的供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