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當國民們對未來充滿憧憬的時候,在前線,戰爭依然在進行著,畢竟,現在戰爭並沒有結束,實際上,在東北,歷時五十餘天的遼陽戰役已經進行到最為關鍵的時刻。
汽車行駛在瀋陽城外的大路上,這個地方自從民二十年以來一直深深地印在張學良的記憶裡,民十九年,率領東北軍“入關調停”後,他就再也沒回到這座城市,而現在,他率領著部隊回到了這座城市,最大的變化是什麼?或許,就是當年的東北軍已經消失不再了,儘管現在他率領的部隊依然有著東北軍的番號,但這支部與東北軍的聯絡,也僅只侷限於此了。
在幾個小時前,張學良和東北軍的一員老人拜祭了張作霖,直到現在,他的心底依然有些酸楚,在某些方面他確實是不忠不孝不仁不義。
“漢卿兄,在想些什麼?”
瞧著身邊的張學良神情中的凝重,蔣經國試探著問了一句,他之所以同張學良一同去拜祭張作霖,是因為其是他現在在東北唯一的中央“嫡系”,而在另一方面,他需要張學良在東北的人脈,自張學良來到東北後,藉助張學良的名聲,他的工作相比於過去有了很大的進展,原本對中央和華北心存觀望地方士紳,紛紛向其示好。當然,這也同華北方面的失誤有些很大的關係。
“哦,沒什麼……只是觸景傷情!”
收斂起低落的心神,張學良勉強的笑了下。
“經國,你說,東北的老百姓,會恨我嗎?”
雖說心知蔣經國藉著自己的名義在業已光復的瀋陽、大連等地聯絡士紳,與華北爭奪“民心”,但在幕僚們的建議下,他卻一直保持低調,以避免介入紛爭,而之所以他的“少爺脾氣”沒有爆發,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不敢”見人,雖說初返瀋陽的那一跪,多少讓性情耿直的東北父老原諒他許多,但在過去的一段時間,在瞭解了淪陷期間老百姓遭受的那些苦難之後,他更覺無顏見東北父老了。
“……”
先是沉默片刻,然後蔣經國又接著說道。
“所以,漢卿,你的部隊才要好好的打一仗,這樣,老百姓才會……”
只要張學良的32集團軍打幾場漂亮仗,他在東北的工作就會更容易一些,畢竟張家在東北有二十年的基礎,或許當年的不戰而逃讓東北百姓對其頗為惱恨,但東北人的性格耿直,只要他打上幾場漂亮仗,這名聲也就能收回來了,到那時展開工作自然也是事半功倍。
“仗是要好好的打啊!”
張學良點了點頭,其實從來東北的時候,他便知道,這仗一定要好好的打,要不然且不說對不起東北百姓,恐怕就連同高勝侖那一關都過不去,從他抵達瀋陽後,也只和高勝侖見過數面,雖說高勝侖見著他總會主動敬禮,但張學良卻知道,現在他率部進入東北,根本就是來摘桃子的,高勝侖會顧及過去老東北軍出身的關係,對恭敬有加,但在下面的人卻沒有那幾分香火情在,沒準,就在等著他出錯。
一但出了錯,恐怕就是高勝侖都不見得會念那幾分香火情,畢竟當年……想到這,張學良的眉頭再次皺緊,他做夢都想回到東北,做夢都想在戰場上一雪前恥,也正因如此,他甘願讓南京,讓蔣經國利用他的名義,去和華北爭奪東北的民心,更何況,只有兩虎相爭才可能有他人漁利,可是……到最後,這怨氣沒準都落在他身上啊!
而在沉思中,張學良卻知道,風險同樣也意味著機會,現在的他已遠非十幾年前的那個手握數十萬雄兵又有東北地盤的“副委員長”,而北平和南京卻是兩隻老虎,現在東北的局勢,就是兩虎相爭之勢啊。
兩虎相爭,只有兩虎相爭,才有他張學良重掌東北之機啊!
想到這,他的腦海中不禁浮現出當年的宋哲元,當初誰能想到宋哲元最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