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務之急,是如何尋找新的出路?相比於過去任何一個政府,對於這個成立尚不足兩年的“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羅海清可以說是頗為欣賞,至少其心裡頭裝著百姓,所行所為也都是為了老百姓,即便是為了老百姓而犧牲了鄉紳富戶的一些利益,但是政府同樣也給鄉紳富戶指名了一條出路從事實業。
為了促成鄉紳們從事實業,他們和前清那會官府在省城辦“模範工廠”一樣,在縣城創辦了一批“示範工廠”,而同時又遊說鄉紳、富農投資“模範工廠”,像羅家就在縣新紗棉紡公司創辦的磁縣紗廠投了兩萬元的股票。
與此時各地紗業不興不同,作為專區公企的新紗棉紡公司設立的新式裝置的紗廠,產量大、成本低,再加之專區政府對日本傾銷棉紗加以打擊,加之佐以鄉間家庭鐵輪織布業的推廣,市場倒也不錯,可相比於此,羅海清卻想自己投資一家企業,而不是僅僅只做一名股東。
“天勤,車子準備好了嗎?”
羅海清問著身後站著的兒子。
“海叔在門外候著那。”
羅海清沉吟了一下,對兒子說道。
“那走吧”
身著一身白府綢、手持銀鏈銅壺水菸袋的羅海清走到門口,門外套著馬車的羅海揚連忙操起馬車門簾,恭敬的請老爺上車,而在上時,羅海清又看了眼推著那輛飛人腳踏車出來的兒子,對他吩咐到。
“到了那,要多看、多聽,且莫擅自說話,明白嗎?”
“知道了,爹”
應一聲,羅天勤便駛上了腳踏車,而馬車則跟在腳踏車後,於是,這腳踏車和馬車便沿著那沙僵土路朝著村外駛去。
而在路上的時候,此時羅海清的手中已經不見了銅壺水菸袋,而是拿著一隻筆身未著漆、只印著黑漆字的鉛筆,這鉛筆上的黑字赫然是“當個活活潑潑的好學生,做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這是標準的“邯彰教制鉛筆”,與學生作業本一樣,按照專員公署推行的相應法規“國產教育用材免除一應稅收”,而相應的其產品若是於邯彰內銷售則必須加印“特定教育標語”。
而此時羅海清手中的鉛筆,便是標準的“教制鉛筆”,價格極為低廉,於市場上每羅12打144支售價不過4角,與日貨相近,但質量卻勝於日貨。
“鉛筆”
看著手中的鉛筆,過去羅海清無論如何也想不到,一個鄉下工廠僅憑這種不起眼的小物件,每年就可獲利數萬元,這可是相當於近萬畝地的收益。而那家工廠,就設於臨鄉,而工廠的創辦者則是鄉里的鄉紳以及鄉里的一些富戶。
或許,這在某種程度上得益於邯彰的強迫義務教育,幾十萬名學生,每月僅鉛筆一項的耗用就多達上百萬支之多,加之鉛筆使用方便、價格低廉,民間需求更是與日俱增,市場豈能不大,
“……由於鉛筆用材必須滿足容量小、紋理正直、硬度低、材質均勻鬆脆、易卷削、不變形等特殊要求和材源豐富,因此,我國多年來一直使用椴木,但是椴木價格成本較高,而我國鉛筆市場幾乎完全被外國貨佔領,而且貨色齊全,高中低檔都有,向上海去年辦的中國鉛筆廠,他們在質量上比不過德制高中檔貨,在價格上低不過偷工減料的日本貨,所以處境非常艱難……”
作為工廠的經理李四白,在廠房中邊走,邊向前來參觀的羅海清一行介紹著工廠的生產,只有對於這樣的有意投資實業的本地士紳,才會如此事無鉅細的向他們加以解釋。
“……為了降低成本,我們採用了與椴木材質相近的白楊木,以降低成本,普通椴木出材率每立方米生產鉛筆板2羅,而楊木每立方米可生產2羅,且楊木價格較椴木低35僅此一項,即可降低45以上的木料成本,不過雖說楊木和椴木木質有所相近,但也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