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便高達1。3億美元,而整個工程期間,預計投資將來超過5億美元。
“這條鐵路,與其說是為了中國,倒不如說是為了蘇聯!“
一直在一旁保持著沉默的江國濤,這位畢業於北方高等專科學校土木工程系,曾參與過西北鐵路修建的工程師,在一旁打破了沉默。
“中印鐵路,實際上是為了滿足援助蘇聯的需要,而目前,遠東已經淪陷,盟國不可能透過遠東向蘇聯提供援助,盟國若透過北冰洋向摩爾曼斯克運送援助則更加危險,因為滿載軍火的船隻很容易受到以挪威為基地的德國潛艇和飛機的攻擊。從地中海和黑海向烏克蘭運送援助的通道同樣危險,而且土耳其關閉了達達尼爾海峽,盟國護航隊若要強行透過,勢必遭到土軍的激烈抵抗,很可能還由此召來已經佔領希臘和保加利亞的德軍干涉。而德國將伊朗視為同種的“雅利安人”,在伊朗被英蘇兩國佔領前,其與德國的合作更是全方面的,且隨著德國的進攻,其極有可能攻入高加索,從而與伊朗聯合,所以,這條看似最穩妥的運輸路線亦是不可靠的,在這種情況下,相對可靠的,數來數去,也就只有中國了,所以,美國人才會要求我們修建這條鐵路,即可能在未來透過這一鐵路向我國提供援助,亦可透過這一鐵路向蘇聯提供援助,當然,德國佔領高加索並進攻伊朗、伊拉克的情況下,所以,這條鐵路應該是美國的後備方案!”
江國濤的話,使得眾人無不是陷入沉默之中,儘管英美等國對中國給予了各種承諾,但是他們的承諾可靠嗎?他們所作的一切,無不是為了本國的利益,中國的利益,誰又會在乎呢?
(未完待續本文字由提供。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第105章 廬山談話
民31年元旦剛過,一封以“中政會秘書長陳布雷”的向全國各力界名流正式發出的請柬,頓時引起了國內外的關注,說是以中政會秘書長的名義發出,但實際上,卻是以蔣汪兩的名義發出。而請柬的柬文似極為簡單。
“敬啟者:廬山之冬,景候如玉,靜靈之求,淡雅如瑩。先生積學盛名,世所共仰,汪蔣二公,擬因冬歲暢接光華,奉約高軒,一遊牯嶺,聆珠玉之談吐比金石之攻錯。幸紆遊山之駕,藉聞匡世之言。掃徑以俟,欣停何如。”
又是一次“談話會”,在這份請柬發出的時候,世人無不是憶起了五年前的那場談話會作出的決定——抗戰!
而這一次,時值嚴冬,中央再次發出請柬,卻又所為何事?人們自然聯想到了當前的局勢,顯然,這一次談話會,中國必然將會再次作出一個有關國運的決定,不僅將影響國運,甚至將影響到全世界的命運,第一次,世界各國政府紛紛將注意力投向廬山,投向了這座中國的南嶽。
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裡,在廬山機場,空軍以及華航派出的飛機更是不時起降,將社會各界名流、知名人士、地方政要接至廬山。隨後各風景點出現了很多胸佩“五老峰”徽章的學者名流,一群群記者跑前跑後,抓緊時機採訪,照相機不停地閃動。他們都是應邀前來出席“廬山談話會”的代表,從全國各地來到廬山,交流對時局的看法,共商國事。
而每一天,在大小談話會上,各界名流、知名人士以及地方政要,紛紛就當前的國際、國內局勢發表各自的看法。每一天與會者都深知,這裡的最終決定,將會影響到這個國家的命運以及未來,他們必須要做出謹慎的決定。
每一天,爭執、分歧,無不在談話會上上演著,社會名流、知名人士以及地方要員,紛紛從各自的觀點提出自己對時局的看法,爭執、分歧,甚至使得談話充滿了火藥味,雖是如此,談話仍然需要進行下去,現在國家把未來交到了這些人的手中,他們必須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