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衛批捕清河崔氏在內的通倭豪族。
比起官員來,涉案的豪族人員更多。
這些劣紳往往以家族為核心,與浪人武士合作大規模的走私海貿以此賺取暴利。
因為得到了官府的關照,走私活動持續了數年之久卻沒有得到禁止,對大明的統治造成了惡劣的影響。
皇權不下縣,天子與士大夫共治天下。
這些看似美好的語言現在看來是那麼的諷刺。朱厚照便在想,為什麼一定要和士大夫分享權力呢?
分享的結果是什麼?是這些文人毫無底線好無節操的賣國行為。
或許在這些官員的心中,通倭與否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賺的腰包滿滿。朝廷許以文官各種優待,給他們免除土地稅賦的權力,換來的卻是這樣的回報,換做是誰都要好好審視一番了。
朱厚照此時想起了謝慎提出的文官和軍人、匠人、商人分享權力的建議,覺得可以一試。
此前新政已經就某些方面提升了軍人、匠人、商人的地位。
雖然從現在來看,這三者的地位還是不能和文人相比,但總歸是在正確的道路上發展。
朱厚照覺得改革勢在必行了。此前他一直認為貪官蛀蟲賣國賊只是個例。但現在看來,這卻是因為文官制度本身的問題。
如果制度不改,便是把大明所有的貪官蛀蟲賣國賊殺個遍也是無濟於事的。因為總會有新人黑化頂上。
只有把官員的監督做到位,才能最大程度的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
此前朱厚照一直在逃避這個問題,認為祖先留下的制度不說完美但至少是夠用的。
但他現在幡然醒悟,這個制度就像一劑慢性毒藥,雖然不會立即致死,卻會讓人慢性死亡。
大明朝立國已經一百餘年,如果再不下猛藥醫治,恐怕真的會走向滅亡。
治國容不得半點想當然,此先確實是他錯了。
針對這些官員、地主的處理倒是很簡單。按照大明律,這些人便是殺十遍都夠了。
朱厚照也不波及太廣,下旨將這些官員、地主斬首示眾。其妻兒流放發配至瓊州府,財產全部充歸國庫。
一時間泰安的菜市口血流成河,每日都有幾十人因為重罪而被斬首。
他們的腦袋被懸掛在城門上示眾,以此警示後人莫要重蹈覆轍。
至於檢舉有功的林封和蔡霖,則降罪一等,改斬首為流徙,但削官為民永不錄用,也算是對其罪行的懲治了。
。。。。。。
。。。。。。
好好的一次泰山封禪,弄成了現在這個樣子,是朱厚照無論如何不願意看到的。
但這件事情本身又不能說是絕對的壞事。至少讓朱厚照認清了大明官場的弊病,堅定了扶持商人、匠人、軍人制衡文官的決心。
這其實是謝慎的終極目標。
只有讓朱厚照從心底裡相信文官是大明朝的毒瘤,大明才有的救。
看看那些歷史上重科舉輕武將的朝代吧,有哪個不被外族打成了馬蜂窩。
唐朝原本是萬邦來朝的超級大國,自從武媚娘廢了關隴扶持寒人,軍隊的戰鬥力便大減,成為了人見人欺的軟柿子。安史之亂只是積累矛盾的爆發,究其原因還是武人地位的喪失。
再看看自詡為經濟無可匹敵的宋朝,科舉制度登峰造極,文官徹底壓制武將,樞密院中幾乎沒有武將。
當兵的甚至要面上刺字,謂之賊配軍,這簡直是奇恥大辱。
但宋朝的皇帝就是這麼對武將不信任,好不容易出了個狄青還被嚯嚯了。
結果也是顯而易見的,西夏、遼、金、蒙古任誰都可以踩宋朝一腳。經濟的強大有個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