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9頁

他哆哆嗦嗦的走到電話機那裡,那串從沒有撥打過的號碼就在嘴邊。

可拿起話筒的瞬間,靳晨暉還是無力的把它放下了。

好一會兒,他這才是打電話過去,「齊主編在嗎?我是出版社的想找她說個事。」

……

第二個比賽日。

徑賽場上接力賽最先開始,而作為青少年組的u16女子4x100,要率先熱場子。

實際上,這個熱場子就是給國家隊的教練們看的。

畢竟沒啥觀眾,何況又這麼早呢,十點鐘就比賽,工作日哪有那麼多人來看比賽。

苗苗在個人短跑專案中先後失利,只能寄希望於接力賽。

實際上這最後的稻草一點都不穩,原因倒是再簡單不過。

除了秦蓁和苗苗,剩下兩棒都沒報名百米個人專案。

簡單點說,成績拿不出手。

之所以會報名4x100接力,這就是個態度。

苗苗甚至都想要棄賽了。

秦蓁還有400的比賽要跑,那是一個極為艱難的比賽,不管是體能還是精力要求都非常之高。

如果棄權不參加比賽,或許能夠讓秦蓁有更多的休息時間。

小姑娘的心思藏不住,秦蓁覺得這孩子過分可愛,她就說苗苗怎麼會那麼沒眼光喜歡嚴格,分明是喜歡她嘛。

「先給我熱熱身。」

秦蓁這話讓苗苗恍惚了下,其他倆小隊友連連點頭,「蓁蓁你放心,我倆絕對拼盡全力去跑。」

她們雖然能力不算是特別好,但也會很用心的。

「行,盡力而為就好。」

接力賽是一個很講究策略的所在。

團隊專案一貫講究技巧,4x100更是將團隊協作精神發揮到極致。

誰跑第一棒,誰跑最後一棒都有講究。

一般來說,最後一棒要跑得最快的來,畢竟最快嘛,爆發力相對好一些。

而第一棒又需要極快的反應速度,因為這一棒是跑的彎道,還需要運動員具有不錯的跑彎道能力。

第二棒需要穩,有點像是百米賽跑中的途中跑階段。

第三道又是彎道,需要彎道能力突出。

用苗苗的話來說,「需要四個秦蓁。」

秦蓁的反應超一流,即便是和那些成年組的相比都不遑多讓。

至於彎道能力在200中被檢測了,毋庸置疑。

衝刺能力雖然說不上超一流,但是在她們這群人中也是數一數二的好。

所以需要四個秦蓁啊。

然而秦蓁就那麼一個,註定了要跑第四棒。

麻煩在其他三個位置上。

四個人的磨合不算多,畢竟就是來湊數玩的。

位置很快定好後,秦蓁往接力區去,走之前忽的又想起了什麼,「咱們盡力就好,另外別掉棒就行。只要不掉棒,說不定咱們就能晉級呢。」

這麼容易的嗎?苗苗沒跟秦蓁抬槓,這是在安撫隊友,自己抬槓不合適。

然而一分鐘後,苗苗覺得秦蓁不是王婆,她是烏鴉嘴吧。

一個小組次八支隊伍,掉棒的竟然有三組。

以至於她們這前兩棒跑在第四位的,竟然最後跑出了個小組第二。

這找誰說理去呀!

比她們跑得快的都掉棒了。

這可真是邪乎。

「要不你再發發功?」

秦蓁吹了下口哨,「哪用得著我發功啊,第一組掉棒這麼多,後面肯定接著掉,咱們能不掉棒就是勝利,我早就說了嘛。」

u16組別實在是太年輕了,年輕到心態不穩,掉棒那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