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葉獨當時,伍長陣亡,餘者四人,盡在宮中。
然而,到頭來,只剩他一人而已。
因為另外一位,也在不久後,被殺了頭。
事情起因,乃是當初的倓王,鑄下大,當時負責押送的,正是葉獨另一位兄弟,怎知半途被人截殺,斷去一臂,苟活殘命。
事後,也因先帝追責,被砍了頭顱。
最終才知,半途截殺的,正是當時的太子,如今的梁帝所為……他救下了倓王,為他申辯了冤屈。
最終倓王獲救。
而先帝得知其中真相,本要苛責太子,但念在太子如此赤誠之情,維護兄弟,也就釋然,反得嘉獎。
只是,但是半途被截殺的守衛,也都死了,而僥倖歸來的,也都斬首了。
這些奉命行事的護衛,效忠皇室的護衛,就這般死得不明不白。
而太子一片赤誠,情深義重,反受褒獎。
但葉獨也是情深義重,故而……刺帝!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這是葉獨死前所言。
這句話,讓梁帝沉默了好長時候。
“葉獨。”
梁帝良久不語,終是將手中的紙張,盡數焚燬了去。
葉獨是先帝器重的暗子。
但就是先帝也想不到,葉獨積怨已深,到了最後,完成先帝交代的使命之後,終究還是大逆不道,毒殺了先帝。
……
這個夜裡,顯得十分寂靜。
國師府傳來了一道訊息。
這是國師齊師正的意思。
據上面說,國師在臨東商談要事,難以歸來,但有些事情,還請梁帝三思。
“三思?”
對於這位國師,梁帝也談不上有多少好感。
前一任國師,眼高於頂,似乎連整個梁國都不放在眼內,往往是神龍見首不見尾,梁帝當時還是太子,與之交集不多,難說是喜是惡。
然而這一位新國師,看似溫和,卻也是有著類似的高傲心態。
梁帝仔細想想,自對方繼任國師之位以來,自己與他也不過見了一面罷了,此次……就連自己的登基大典,這國師都仍在臨東,未有歸來,似乎當真是不把梁國皇帝放在眼內。
“好大的架子。”
梁帝冷哼了聲。
此前也已查實,國庫之中失竊的一些寶物,出現在國師府當中。
這位國師,手腳也不甚乾淨。
若不是顧忌太多,生恐觸怒天威,梁帝甚至有了除去這位國師的想法。
“這個國師,一向與陳芝雲沒有來往,怎麼想起要給陳芝雲求情了?”
梁帝冷笑了聲,將那奏摺扔在桌案上,坐了下來。
他臉上的冷笑,逐漸減去,眼神中漸有沉重之色。
他想到的不再是國師,而是陳芝雲。
斬了陳芝雲,白衣軍該當如何?
“該當如何?”
這些時日,梁帝心中對此,萬分憂慮。
梁朝上下,人才濟濟,莫非尋不到這樣的人物?
人才自然是有的,然而,細細想來,整個梁朝,這些年也才只有一個陳芝雲。
細細論來,世間聰慧之輩,數不勝數,但真正站到這個位置上的能人,也只陳芝雲一個。
或許白衣軍中,就有謀略不亞於陳芝雲的人物,但是人微言輕,也阻攔不了決策。
市井之間,或許就有奸猾狡詐,或聰明機靈的人物,他們的聰明狡詐,靈慧念頭,興許還比陳芝雲更勝……但身份不同,眼界不同,終究也是不同。
陳芝雲計較的是兩國勝負的大勢,他們計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