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鄧隱來信【一更】
吾友姜柏鑑親啟。
只外邊這句話,便讓姜柏鑑露出了冷笑之色。
他拆開了這封信,將之攤開,細看下去,神色逐漸凝重。
……
鄧某久聞將軍之名,亦曾交鋒數次,雖從未謀面,卻彼此相熟,想來你我互相之瞭解,怕是比自身尤是更甚三分。
這些年來,鄧某人對將軍一向崇敬,幾欲引為知己,怎奈何分屬兩國,各據一方,縱有萬分欣賞,也終究為敵,所謂造化弄人,殊為可嘆。
據傳當年將軍亦為我梁國中人,乃傑出將領之輩,奈何天水郡守昏庸無知,猜忌將軍,未能重用,致使將軍無奈投至蜀國。
鄧某人心中,每每思及至此,心痛萬分。
未能與將軍同堂共事,亦為心中之大憾也。
今蜀國氣運將盡,內中早已腐蝕,可嘆將軍縱有大才,也難力挽狂瀾,與其隨蜀國一同覆滅,不若重歸梁國?
想將軍這些年來,雖阻攔梁國甚重,然梁國之中,多為賢才,定會重用,鄧某人亦敢立誓,力保將軍。
蜀國之中,奸佞當道,皇帝昏庸,朝堂上下皆無能人,唯將軍一人為真才之士,何苦為蜀國陪葬,螳臂當車?
將軍當年亦是梁國將領,想來亦難免思及故國景色,往昔故人,如今得以重歸故里,何不美哉?
你我已交鋒多年,互相熟悉,鄧某人心中崇敬萬分,還望將軍能與鄧某一個機會,得以與將軍同朝共事,得以與將軍同席飲酒。
想將軍……
……
“不知所謂!”
姜柏鑑面色冰冷,看到這裡,伸手一樣,便將之震作齏粉。
如今蜀國大致上看來,確實是陷入極為惡劣的頹勢,滅國之危就在當前。
若換了一個信念不甚堅定的人物,興許在鄧隱這幾句話當中,即便沒有真正倒戈相向,也會有些搖擺,那麼謀劃出軍之時,便難免有了兩分約束,自是極為不利。
“點明我曾是梁國將領,是讓我明白,我為蜀國,不是為國為民?”
“將當年事推在郡守身上,是讓我對梁國莫要不滿?”
“能夠力保於我,是讓我多出一條生路,也就難免有些另類的想法……”
姜柏鑑冷聲笑道:“倒也真是有些想法。”
若不是陳芝雲那事,他或許還覺得鄧隱這次的手法,當真淺薄。
而若想得更深一步,他會覺得鄧隱不應該這般淺薄,於是會深思鄧隱這一封信件當中蘊藏的深意。
這樣一來,便又不得分心。
“如今看來,鄧隱是用這一封信,給我添堵,使我又不得分心,再一步忽略陳芝雲那邊。”
姜柏鑑冷聲道:“老奸巨猾。”
說著,他略微一拍,頓時有些異樣的聲音傳開。
過了約有小半個時辰,謝三匆匆而來。
“事情如何?”
“老八動身了。”
謝三說道:“至於嚴宇,這些時日較為古怪。”
姜柏鑑擺手道:“好生看管,他如今就只是階下之囚,無關緊要。更何況,嚴宇也只是一條命,可劍門關內外,近些時日埋下了多少條命?你只須讓人看住,便不必理會了,必要時我準你斬了嚴宇,後果我來負責。”
謝三極少見到將軍會有這般狠辣的時候,神色嚴肅,點頭道:“明白。”
姜柏鑑頓了一下,說道:“就在剛才,有一員小將,送來了鄧隱用箭矢射進來的一封信。”
謝三聞言,當即一震,道:“他送什麼信?”
姜柏鑑冷笑道:“算是勸降,卻又不完全是。”
謝三略有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