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六十歲大壽,因著雲貴受災無法大辦,皇上對太后充滿了愧疚,覺得太后委屈太多。這也是太后罰皇后,皇上雖然求情了,卻沒有強硬地與太后反著來的原因。
太后為了江山社稷已是委屈太多,而且太后壽宴過後,他就要對勳貴動手,首當其衝的必然是太后身後的劉家。到時候太后怕是會傷心,現在讓太后多高興一會,也算是補償太后了。
太后大壽即便不大辦,那也是常人難以企及的排場。
當晚,三品以上的京中和誥命夫人,皆入宮為太后賀壽。其他沒有入宮或者沒有資格入宮的官員,他們人未到賀禮卻早早地送到了,把宮裡的庫房都塞滿了,其中又以太后孃家劉家的賀禮最為用心。整整一千盆極品牡丹花,擺在整個大殿上,襯得整個大殿都鮮活明豔了起來,彷彿置身花海。
除了這些花外,其他名貴的禮物更是不知凡幾,可太后什麼名貴物件沒有見過,對太后來說名貴的物件遠不如用心的壽禮受用。像太子送的深海紅珊瑚樹,太后就只淡淡地說了一聲好,二皇子送的龍鳳盒子燈和手寫的千字賀壽圖,就讓太后連聲贊他孝順。
當然,太后對太子冷淡,稱讚二皇子,更多的還是出自政治考慮。太后是用這種方法,告訴在座的朝臣,比起太子她更喜歡二皇子,也正是因為此,皇上才會決定在太后壽宴後,就對勳貴動手。
太后的手伸得太長了,或者說太后背後的勳貴手伸得太長了,他們想幹預下一任帝王的人選。
這是皇上不能允許的!
——
太后的壽宴,只有三品官員才有資格入席,蘇青玉與萬巡州是太后特許參加的,兩人被安排在最末尾的位置,與滿殿紫袍大臣、誥命夫人格格不入。
每個入殿的官員和夫人,路過他們身邊都會看他們一眼,但沒有一個人會跟他們打招呼,二人也樂得自在,淡定地坐著,也沒有起來給人行禮的意思。
當然,也沒有人敢讓他們行禮。
皇宮沒有秘密,皇后逼蘇青玉行禮,卻被太后罰跪三個時辰的事,在第一時間傳遍了京城。雖說皇后無理在前,可能讓太后為一介商婦重罰皇后,可見太后對這個商婦的看重。
朝中的人都是人精,再說他們也不缺這麼一個給他們行禮的人,沒必要為了行禮一事惹得太后不滿。
別說朝臣了,就是永安侯府的人進來,也只當沒有看到蘇青玉與萬巡州,徑直從他們身邊走過,以免惹來不必要的麻煩。
蘇青玉是有太后護著,可她得罪了皇后。
論身份太后是更高,可太后老了,皇后正當年。太后昨天罰了皇后,今天太后大壽,皇后都沒有出席,可見皇后的底氣。
有皇上和太子在,皇后就不可能倒,他們沒有必要為了一時之利得罪皇后。
再說了,太后為蘇青玉出頭,到底是因為蘇青玉這個人,還是借蘇青玉做由頭打壓皇后還未知呢,急著站隊不是明智的選擇。
蘇青玉與萬巡州坐在最後方,其實看不太清前方的事,也聽不清太后、皇后等人說了什麼,只能從身旁官員的議論聲中猜到一個大概。
不過,萬巡州為太后做的那盞美人燈,被點燃時,蘇青玉與萬巡州是看清楚了的。
無他,太醒目了!
那盞按太后長相做出來的美人燈,被固定在大殿上方,高高地立在所有人的頭頂上。沒有點燃時還不顯眼,一點燃就立刻吸引了所有的目光。
高高在上,俯視眾生。
一眾朝臣被眼前這個巨大的、神似太后的美人燈給震住了。回過神後,不知是誰帶的頭,齊齊起身朝太后娘娘作揖行禮,齊聲高喊:“恭祝太后娘娘千秋,千歲千歲千千歲!”
太后很滿意,“哀家很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