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他的文化功底,他一早上班打掃房間過道,收拾桌面,再就是別人需要幫助的喊叫他一聲。其它時間,他就坐在那裡看書學習做筆記,宣傳部其他人忙得不亦樂乎。有段時間,工作人員分頭下去抓整風,王信留守。有一天,上面催要整風運動第四階段的工作安排,幾個筆桿子都下鄉了,部長沒辦法只好把任務交給了王信,王信很快寫了出來送給部長。部長一看文字流暢,安排合理,重點突出,幾乎沒作什麼改動,就油印下發。以後,凡是有重要的稿件,部長就親手交給王信完成。慢慢的,王信在宣傳部的威信,大幅度上升。
槍打出頭鳥。一天,王信寫了一個關於黨在過渡時期總路線的學習宣傳提綱下發後,一個老筆桿子找到部長說:“王信寫的東西大部分是抄的,沒有獨立見解,沒有具體的東西。”他把*中央批准下發的宣傳提綱對照著讓部長看,部長知道怎麼回事,王信寫之前給他商量過,兩人都認為*中央的學習宣傳提綱,對一些具體政策講的深,講的透,最好不要發揮,把中央的精神原汁原味原原本本的傳達給群眾。部長意識到這是老同志對新人的妒忌,他左右逢源說:“王信年輕,寫東西還缺乏思考,你要多幫助他,以後這類稿件還是交由你完成。”老筆桿子才高興的離去。不久,王信被推薦去山裡頭當公社書記。趙莉已懷上了孩子,她和婆子媽一起新開了一個縫紉店,支援王信出去闖一闖,要他不要操心家裡的事。
王信坐了五個小時的船,還要走八十多里路,他邊走邊問來到了他們公社地界範圍內。這時,他把趕路變為調查瞭解情況。每到一戶人家,他都要去坐坐,問問他們的生活如何,看看家裡還有沒有存糧。遇到地裡幹活的農民,他都要上前去拉話,瞭解農作物生長、施肥和來年的種子情況。有時,他還幫助幹一陣子活,讓心與鄉親貼的更近些。遇到有生產隊長、村主任,他就打聽隊裡或村上的全部情況,並邊問邊作記錄。問完後,他還深入村民中核對,看幹部們介紹的情況是否屬實。
頭一天,王信走了去公社的三分之一路程,晚上住在一個村主任家。第二天臨走時,他付給了吃飯錢,村主任不要,他硬塞進村主任衣兜裡說:“幹部到群眾家吃飯都應付錢。特別是村組幹部,為村民操勞,自己沒有特權,我們常下來白吃你們的,沒多久你們就要變成窮光蛋,那時你們餓著肚子,怎麼給村民辦事?”
王信上路不久,遇到一個婦女揹著一個小孩,婦女顯得疲憊不堪,小孩餓得哇哇直叫。王信站住腳問:“大嫂你是哪裡人、上哪兒去?”婦女無力地回答道:“我是遼河公社大石坡村三隊的,去年遭了大災,溝邊的土地被洪水沖毀,山體滑坡,隊上十多戶土牆房面臨倒塌,不敢住人,大多數村民出去要飯逃荒。今年又是天旱,顆粒無收。村上的幹部還不斷催我們交公糧,我們吃的都沒有拿啥去交?!只有去要飯,我已在路上走了一天一夜。”王信見母子倆很是可憐,便拿出了四塊趙莉給他烙的在路上吃的餅子,遞給了她。婦女急忙放下孩子,把餅子折成了碎塊裝在要飯的碗裡。王信知道這是喂孩子,他把水壺的水倒在了餅子上,婦女用木匙一口一口的餵給小孩吃,小孩吃飽後沒哭了,她把剩下的餅子收了起來。
作者題外話:讀者朋友們:
今天一早來發表我的小說,是為了節約時間,因為今天我有許多事要做。在這裡一件不該告訴大家的事,還是說出來的好,我父親昨晚12點16分去世了,他年輕時擔任過很長時間的公社書記,那時的幹部都一樣,為了群眾獻出棉襖和食物,而自己受凍捱餓。正好這章節的內容能夠較為真實的反映那個時期的生活,我順便傳上來供大家欣賞。加這段題外話,既是對過去那個時代人的懷念尊重,又是對父親的一種哀悼。謝謝大家能夠理解!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第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