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7部分

的學子,特意來皇城求學,認識一位在王大人家當門客的兄弟。”

“可是王家門客?”一個錦衣男子驚呼。

“正是正是。”年輕人與有榮焉道。

“那可前途無量啊!”

雖然科舉制一直被世家所抵制,明景帝彷彿也有了放棄科舉制的意思,再加上在這麼重要的關頭,明景帝突然病了好幾天,一切的一切彷彿都停滯了,王家在科舉制的實施上也受到了天大的刁難。

可是,所有懷有青雲之志的讀書人是不願意承認這個事實的,為了明確得到朝廷的訊息,直接不遠萬里來到了大明皇城。

有些人只道是發夢,是痴心妄想。然而天底下讀書人甚多,十個人中有一兩個有這樣的決心和行動,就足夠在皇城處處可見求學的學子了。

一般讀書人家境都不怎麼好,每年給夫子的束脩都足以讓農家子貧寒度日,到了皇城也是舉步維艱。

正所謂“百無一用是書生”,沒有收入來源,這群人遲早都得會從哪來回哪去。

這是世家們所希望看到的。

然而,王家卻不能眼睜睜地看著這群人就這麼走了,在明景帝的默許之下,作主挑了有真正學識的人,留了下來,充作門客。

每一個世家大族府裡都養些門客,關鍵時刻給出出主意或是另作他用。

王家願意留下他們,是他王家的自由,誰也不能說什麼。

說是門客,也算是另類的科舉,只不過是小範圍的而已。

王家出考卷,替明景帝選些人才,再由明景帝作最後裁決。

這也是明景帝為什麼會作出一副停滯了科舉制的原因。

他要讓這群眼高於頂的世家大族親自來求他開科舉!

要不要多久,這些世家就會向他低頭。

與其讓這些學子欠王家一個天大的人情,還不如把科舉制推行下去,這樣誰也佔不到便宜!

這些平頭老百姓自然不懂這些官場上的彎彎繞繞,不懂這些世家和明景帝之間的博弈,然而在他們映像裡,成為了王家門客,就等於和大人物沾了關係,就是平步青雲,得到一些皇家辛秘也不算奇怪了。

風一吹,酒也醒了,這群人一回神,腦子裡警鈴發作,這說明了什麼?說明當今聖上真真是被帶了綠帽子了!還是自己的親兄弟!

本來只是當熱鬧聽的人,紛紛散去。

這種皇家醜聞,哪裡是他們這些小老百姓能聽的?果然是酒喝多了。

這樣的情況在皇城各個大小酒樓甚至是茶館隨處可見,一不留神皇家醜事就鬧得人盡皆知了。

等到太后和明景帝聽聞的時候,整個皇城私底下都已經傳遍了。

此時再禁,實數不打自招,明景帝也沒那個臉讓人公然禁了流言。

乾清宮。

明景帝看著手裡暗衛上的摺子,面容平靜,只是臉色卻更加蒼白了些,帶著灰色的蒼白。

黃順猜到幾分摺子上的內容,佝僂著腰,屏氣凝神,不敢過多言語,就怕觸了明景帝的黴頭。

“黃順,聽說前幾天太后拿了寧婕妤?至今還關在慈寧宮的小佛堂?”明景帝突然出聲道,唇色冷淡。

黃順身形一抖,差點就趴了下去,鼻尖都冒了汗,“奴才聽說是婕妤小主冒犯了太后娘娘,太后娘娘令其在小佛堂誦經悔過。”

對外,太后是這麼說的。

明景帝猛地咳嗽幾聲,一拍桌案,厲聲道,“擺駕慈寧宮!”

☆、第一口血

慈寧宮坐落於皇城內廷後宮,是大明曆代太后的居住之所,離乾清宮雖有一段距離,卻不算遠。

以宮中粗使太監的腳程,穩穩當當地把明景帝抬到宮門口,也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