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國兵,按武帝咸寧三年定下的制度:“大國中軍二千人,上下軍各千五百人,次國上軍二千人,下軍千人。其未之國者,大國置守土百人,次國八十人,小國六十人,郡侯縣公亦如小國制度。”淮南國是大國,淮南王未之國,所以按例只有一百個國兵。
史書上說,在淮南王的感召這下,一路上“歸之者甚眾”。這句話很模糊,“歸之者”軍事素養應該都不高,而且“甚眾”只是概數,不可以過多估計。
因此滿打滿算,跟隨淮南王發動政變計程車兵,總數不超過一千五百人,並且戰鬥力良莠不齊,其中正規軍只有八百人左右。
這點兵力根本不夠趙王塞牙縫的,淮南王的失敗在他追殺劉機那一刻就已經註定。
雖然力量弱小,但是淮南王的戰術是十分正確的。他第一步是想進宮,控制惠帝取得政治主動權。當時淮南王還是中護軍,名義上掌握一半禁軍,如果惠帝下詔命令弟弟討伐趙王,那麼趙王在政治上、軍事上都會陷於被動。
但是,淮南王的戰術沒有得以貫徹,原因在於他在禁軍中的根基太淺。他名為中護軍,卻指揮不動他的屬下,當時的禁軍中下層將領都向著趙王。淮南王兵臨宮城,趙王的心腹,尚書左丞王輿緊閉宮城掖門,不放淮南王進宮,這種行為如果沒有殿中禁軍的默許是不可能得逞的,由此可以明顯看出殿中禁軍的立場。
以淮南王的兵力,硬攻宮城是自尋死路。擒賊先擒王,淮南王隨機應變,直奔趙王的相國府。
按常理,趙王可呼叫的兵力要遠大於淮南王。且不說他“使持節、督中外諸軍事”可以任意調動禁軍,僅以趙王的相國身份,按常例惠帝也應該賜給他一千人左右的營兵作為護衛,當年汝南王、衛瓘都有這個待遇。
如果這些兵力不夠用,當時趙王還兼職擔任著太孫太傅,相國府與東宮相聯,東宮太子衛率合計有上萬人,也是趙王可以依仗的資源。
但不知何種原因,也許是變生肘腋應對不暇,也許是淮南王麾下七百壯士確實勇猛非凡。在兩軍交鋒的初始階段,趙王竟然完全落於下風,“倫與戰屢敗,死者千餘人”。
隨著淮南王的節節獲勝,那些對趙王暗懷不滿的異己分子開始蠢蠢欲動。太子左率陳徽招集麾下三千人,在東宮內鼓譟起來,響應淮南王。不過,這三千衛士沒能幫助淮南王,原因很簡單,東宮有前、後、左、右四衛率,人數上萬。僅僅左衛率三千人是折騰不起來的,輕易就被其餘七千人堵在東宮裡。
淮南王在宮城外的承華門下結陣,強攻相國府,箭如雨下,射得趙王沒有還手之力。趙王的手下也許沒有遠端攻擊武器,都隱在樹後躲避箭矢,趙王本人也差點被箭射死,幸虧有一個主書司馬叫畦秘的捨身救主,替趙王擋箭,自己卻被射成刺蝟。
巷戰從辰時打到未時,也就是上午八點一直打到下午兩點,相關街道兩旁,每棵樹上都插了幾百支箭,戰況之激烈可以想象。
趙王、淮南王爺孫倆在洛陽大道上兵戎相見,四周無數人在偷偷觀望。《晉書》上說“初,倫兵敗,皆相傳:‘已擒倫矣。’百姓大悅。既而聞允死,莫不嘆息。”趙王被擒的傳言竟然引起“百姓大悅”的效果,可見趙王確實不得人心。但是,那些芳心暗許淮南王的人,也不過就是在一旁坐視淮南王被逆轉為敗,然後廉價的發了幾聲嘆息而已。世人的勇氣與正義感到此為止了,人人明哲保身,最終就導致了國家的萬劫不復。
宮外打得驚天動地,皇宮裡面也不平靜。太子左率陳徽的哥哥陳淮在中書省任職(《晉書》上說是任中書令,但此前《晉書》又說孫秀是中書令,又是一個前後打架的例子,潘岳稱孫秀為“孫令”,因此可以肯定孫秀才是中書令,至於陳淮,就不清楚的,也許是中書監,或者只是中書侍郎),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