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0部分

雖然受黃海影響,朝鮮西海岸的良港並不多,即便是排得上號的海川港也算不上天然良港。

朝鮮的主要港口都集中在東部,面向平均水深較大,受大陸河流影響較小的日本海。

在這邊,除了元山之外。還有高城、興南、興浦、端川、金策、清津與羅先等幾處天然良港,其中最值得重視的就是元山與興南。

這兩處港口,美軍都不陌生。

在六十多年前,元山就是美軍在朝鮮北部作戰的戰略要地,直到被趕到三八線以南,這裡都是美軍最主要的物資運送通道。在那場戰爭中,興南則是美軍陸戰隊逃生的通道,在志願軍的猛攻下,數以萬計的美軍與韓軍從興南撤走。

美韓聯軍重點清理的就是元山與興南港。

這也給美韓聯軍帶來了一個新的問題,即適合發動進攻的地方在西線,而元山與興南都在東線。

這也是美韓聯軍盡力修復朝鮮道路交通系統的主要原因。

打下基礎後,美韓聯軍還得向前線運送物資。

元山港在年月底就投入使用,每天都有好幾艘大型船隻在碼頭卸貨。興南港則則十一月初投入使用,吞吐能力與元山港相當。

每天,從這兩座港口流入朝鮮的作戰物資就超過了十萬噸!

這是一個非常驚人的數字,因為美弗聯軍一天消耗的物資肯定沒有這麼多。

算上透過鐵路與公路運入朝鮮的物資。到十一月二十一日,美韓聯軍每天向前線運送的物資超過了十五萬噸。

也就是說,基本上達到了作戰需求。

雖然實際作戰消耗遠不止這麼一點,保守估計,在進攻初期,美韓聯軍的日消耗量將超過二十五萬噸,其中二十萬噸物資要送往前線,但是到十一月二十一日,美韓聯軍在前線囤積…心口巳經招討百萬噸,每拖上天懷將增加十萬噸以上

也就是說,即便在十一月二十二日發起進攻,美弗聯軍能以最高強度持續作戰二十天。

如果拖到十一月底再發起進攻,美棒聯軍則能持續進攻一個月。

以美軍的進攻能力,一個月就能打到瀋陽!

美韓聯軍非常重視保密工作,為了隱藏部隊的行蹤,不但沿著中朝邊境線設定了大量哨所,動用好幾個韓軍二線步兵師加強防禦巡邏,還將防空區域向中國境內延伸了二百五十公里,讓中國空軍的偵察機無法發現鴨綠江南岸的動靜。

可惜的是,大規模物資運送很難做到保密。

十一月二十日,李一帆就親自警告了羅耀武,要他密切注意美韓聯軍動向。

按照軍事情報局的評估,美韓聯軍將在十一月三十日左右發起進攻,誤差不超過前後五天。

僅僅一天之後,軍事情報局調整了戰局評估,將誤差縮小到三天。

與美韓聯軍從容不迫的戰爭準備比起來,羅耀武就要被動得多了。

雖然在回去參加高層會議的時候,羅耀武提到了增兵,還一再強調。如果不向東北地區增兵,肯定守不住國境防線。他的這一態度引起了高層重視,但是最終得到的,只是由武裝警察與民兵改編而來的二十個師,總兵力還不到二十萬。

這樣的增兵,幾乎沒有任何實際意義。

讓羅耀武稍感興味的是,高層任命他為瀋陽軍區代理司令員,統領東北地區的戰爭防禦工作。

也就是說,掌管東北地區的軍政大權。

在羅耀武回到瀋陽之前,中央頒佈了第三號戰爭動員令,全國進入最高戰備狀態。

在此情況下,羅耀武可以根據作戰需要,調動一切戰備力量。

由此可見,向前線增派二十萬預備役部隊的作用確實不大。

對羅耀武來說,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