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6部分

葉,把沈家的香火再傳下去。

他心中頗為意動。他年紀不小了,膝下只剩一女,若再不生兒子,只怕就看不到兒子生孫子的那一天了。趁如今家裡境況還好,有石家幫襯著,原本有些窘迫的生活又好過起來,正是該為自己辦喜事的時候。況且女兒的婚事就在明年了,到時候家裡沒個有體面的女人操辦事務。未免不成個樣子,落到親家眼中,也要叫人家國公府看不起。只是這種大事,不是一般人家的女子能做得來的,少說也得是個大家閨秀。

他如今雖落魄了,但也是正經翰林家的公子。從前又做過官,還是皇帝的親舅舅,哪怕是續絃,人選也不能馬虎。於是他便讓下人尋了京中最有名氣的幾個媒婆過來,讓她們幫忙打聽合適的人選。只是差事派下去有十來天了,銀子也打賞過,怎麼也沒見那些媒婆來回話呢?難不成她們尋不到合適的人選?

沈儒平叫了杜大過來,讓他去尋那些媒婆,都快過年了,無論找沒找到人,好歹也來說一聲才是,否則叫他如何安心過年?

杜大心中為難,想起那天幾個媒婆走的時候還在門口埋怨:“年紀一大把了,又是個殘廢,雖是皇親國戚,名聲這般難聽,哪個正經人家敢把女兒嫁過來?還眼界這般高,打賞又小氣,這差事實在難做,隨意敷衍他幾句得了,等過了年,就給他說幾家破落戶的姑娘來,若他看不上,正好推了他。”可惜杜大不敢當面跟沈儒平說實話,領了命出來,一臉的愁容,忽然想起小賢哥最是足智多謀,也許有法子應對,忙又尋他去了。

且不說杜大如何跟小賢哥說,小賢哥又給他出了什麼好主意,時間一天天過去,很快就到了新年。

大年初一這一天,皇帝在大朝會上正式宣佈改元,新年號是“昭宣”。這是由幾位老臣和禮部官員一起想出來的,說是建文的皇位名不正言不順的,改元后,新年號就得往“正”、往“大氣”上靠,又因為歷史上有“昭宣中興”,正是一段休養生息的時期。將新年號改為“昭宣”,正是盼著大明社稷能從此恢復元氣的意思,云云。

明鸞聽到家人來報新年號的事,只覺得這年號挺順口的,還算不錯,但要是燕王上位,不知會不會再改年號?這樣也太麻煩了些。不過她只來得及腹誹這麼一小會兒,就被母親打斷了思緒。大年初一,文武百官、宗室勳貴都要上朝去,章寂也不例外。而女眷們也不能閒著,她們要去後宮給皇后娘娘拜年去。

本來明鸞與陳氏母女身有重孝,是沒資格進宮去的,生怕衝撞了皇后娘娘。但不知怎的,皇帝皇后居然非常給面子地在幾日前派內侍來下旨,特召她們母女入宮。而且由於章敞死的時候是個白身,連正經軍戶都不是,皇帝為了讓陳氏有入宮的資格,特地追封了章敞一個從五品的奉訓大夫之位,好讓陳氏勉強搭上了誥命夫人的邊。

有了這個名頭,明鸞就不但是南鄉侯的孫女了,她本身還是個五品官的千金,配個遠支宗室,身份上也好看些。

明鸞對這件事倒是無可無不可的,但訊息傳開後,武陵侯李家先鬱悶了。他家大孫子李玖明明是個書生,卻得了個武職的虛銜;章敞死的時候還是個軍餘呢,算來也是軍人,卻被追封了個文職,皇帝究竟是怎麼想的呢?

不管皇帝是怎麼想的,明鸞因為在年前幾日才知道自己要進宮朝賀的事,可手忙腳亂了好些天。她和陳氏母女倆雖是身上有孝,不能穿華服,但大過年的進宮朝賀也沒必要穿得太素淨了觸皇后黴頭,因此特地精挑細選了一套素雅中透出幾分喜氣的服飾,連戴的首飾也要精心選擇。

可她這般忙亂,陳氏還要給她添麻煩!

皇帝封的是章敞的官職,而陳氏不過是沾丈夫的光才得了誥命的身份,可她自認為已經與章敞和離,若不是為了女兒,也為了侍候公公,是絕不會留在章家做媳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