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這四條,夠了,夠了,足夠把趙無極說服了。確實,治理環境並不是有了技術就行的。沙漠邊緣,還生活著很多人,這些工祖祖輩輩都生活在那裡,而要治理,必然要涉及到移民。
趙無極後世看到過一則資料,講的是西川某縣,草場嚴重沙化,而要治理的根本則是減少草場承載的人員以及牲畜,同時再配以相應的技術。可是,那數萬人祖祖輩輩生活在那兒,你叫他從祖輩傳下來的草場上搬遷,比挖了他家祖墳還要恐怖。
“趙無極同志,你站起來說一說,到了米國後需要注意哪些禮儀?”趙無極心不在焉的樣子,終於引來了講課者的注意。
講課的人,並不是外交部的正式官員,而是外交學院的一名老教授,這位教授,30歲之前一直在米國社會生活,對米國的禮儀,非常熟悉,其他人聽提津津有味,可這個趙無極竟然不買他的賬,讓他有些無名火起。
趙無極不聽他的課,到不是他講得不好,老教授是講得好的。只是,老教授講得好,但卻差個東西,那就是對人的尊重,這個尊重既是指對米國人的尊重,也是對我們自己的尊重。趙無極雖然表現出來的樣子心不在焉,但並不表示他沒有聽,即便他真的沒聽,系統也會給他錄製下來。
“丁教授,你講了五點,都是外事紀律,如果我沒猜錯,你還沒講禮儀呢。”趙無極反問道。事實確實如此,這個丁老教授大談特談的內容,核心就是兩個字:不準!
我們的外事紀律,不準的內容實在太多!
譬如,到了米國後,訪問團成員不得單獨活動這一條,趙無極就肯定不會同意。此時,趙無極也不知是哪個部門出了問題,竟然叫他來這兒“學習”,尼媒,俺當著省委主要領導的面,都沒有為華夏掃面子,難道還怕俺做出有辱國格的事?
“你覺得這些紀律不重要?”丁教授似乎和趙無極抗上了。
“丁教授,你講得非常重要!你剛才講了很多不準,下一步,我正洗耳恭聽,我們到了米國後,國家會准許我們做什麼?”
“只要是集體活動,絕大多數事項都是准許的。至於到了米國的禮儀,我馬上就告訴你們。趙無極,你坐下吧。”丁教授說道,待趙無極坐下後,丁教授真的開始講禮儀了:
“同志們,米國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我們到了米國之後,要虛心向米國人學習!雖然我們華夏素稱為禮儀之邦,但是,在待人接物的禮儀上面,我們也得向米國人學習,因為米國是世界最發達的國家,他們的禮儀也是目前世界上最為成熟的國家之一。”
“尼媒,遇到一個米粉。”趙無極聽到丁教授這樣說,就明白,這所謂的禮儀教學要走入正軌了。
“第一,在用餐上,米國人是用刀叉吃飯,左手叉右手刀,這個,大家可以這兩天好好練習一下,免費到了米國之後,不適應環境。第二,米國上流社會都是西裝領帶,你看你們的著裝,根本就不合適,呃,那個靠角的同學,你的領帶扎得太緊了,這邊這個童鞋,你的坐姿不對,不能翹二郞腿;至於趙無極同志,身著便裝,那就更不合適了。”
“尼媒!”趙無極很想罵人,但考慮到這個傢伙年紀一大把了,還是算了吧。
“第三方面,就是語言了,這方面的禁忌特別多,稍不注意就要出錯誤,所謂的禍從口出就是這個意思。在這一點上,你們到了米國之後,一定要聽從領隊和翻譯的安排。
此外,就是你們到了米國之後,米國人可能語言上比較衝,或者比較驕傲,如果說了什麼得罪華夏人的話,要多忍讓。譬如,米國人也許會問:你們華夏人現在還有長辮子沒有?你們只需要回答沒有就行了。因為很多米國人對華夏的認識還停留在滿清時代,如果與其爭辯,因為環境的因素,你們肯定爭辯不贏,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