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道:“若是不錯,道長所說那具屍骸便是我道侶七葉道人,我與七葉原本乃是青城大洞天弟子,可惜千年之前,天下局勢大變,人、妖、仙三道相伐,我青城山毀於大劫之中,弟子流落世間各處,當年我雖然修成金丹,但在那次大劫之中,卻連自保之力也沒有,受妖族強者‘蜚’的追殺,瘟疫之氣侵入體內,爐鼎腐壞,危在旦夕,七葉為救我,隻身離去引走強敵,我與他至此分離,再未相見,如今看來,他是死於蜚的手中了,而他所修道術便是我青城九大至高法門中的《虛無自然本起經》,所以這般要求希望你能理解。”
張潛微微愕然,未想到這望霞仙子竟然與這《虛無自然本起經》竟然有這等淵源。
既然如此,他便沒道理強佔,他並非那般不近人情之人。而且這般算來,自己也算得了那七葉道人的恩惠。退一萬步講,能與之結下善緣也是值得。
只是那《虛無自然本起經》一直揣在孤直公身上,那捲經書不過普通紙張所書,早被那光祿道人已九宮變幻戮妖術切成碎片了,如何能給。
望霞仙子見他遲疑,誤解了他的心思,眉頭微鎖,道:“若是道長不肯,我願以其他道術予以交換。”
“哦?”張潛本非此意,然而聽聞此言,卻也沒有辯解,問道:“什麼道術?”
“《天一神水經》,也是我青城山大洞天九大至高道術之一。”望霞仙子冷聲道。
“我並非混淆黑白、不講道理之人,只是這《虛無自然本起經》乃是尋常紙張所書,我未好好保管,早已損毀,不過經中內容我已經了熟於心,一字一句都記得清清楚楚,若仙子是為求道侶遺物,那我無能為力,若只求道術,我便默寫出來。”張潛說道。
望霞仙子聞言略顯失落,思忖片刻,又道:“這虛無自然本起經是我青城大洞天九大至高法門,我如今雖是鬼仙,但對師門還有幾分感情,也是希望尋回。”
“這便好說。”張潛點了點頭,與那婢女索要了紙筆,思忖片刻,落筆千言,便將那《虛無自然本起經》默寫了出來,並未擅自篡改,他非(女+幹)佞小人,既然答應對方,不管對方索要此經實際上出於何等目的,都與自己無關,甚至將經中意境也融入了筆法之中,形成一個個幻境,不過有些東西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他也只能盡力而為,而後與其講清:“我如今境界有限,許多精妙之處,尚未領悟,也無法以言語轉述,不過經中原文,都在此處。”
望霞仙子接過經文,稍作揣摩,心中有數。
她曾經與七葉道人既是道侶,對這《虛無自然本起經》自然也有一定程度上的瞭解。
也知張潛坦誠,對其多了幾分好感,決意履行先前承諾,拂袖一揮,一滴瑩潤如玉的水珠出現於指尖之上,澄澈至極,將漫天雲霧都倒影其中,清晰無比,纖毫可見,好像這一滴水中便蘊藏著一個無窮的水世界,“你是坦蕩之人,我也言出必行,這是一滴天一神水,花費我七年時間,才從長江水域之中凝練出來,其中有我留下的一道神識,記載著《天一神水經》的全部內容,可與《虛無自然本起經》兼修,並不衝突,都乃凝聚五行元氣之法,可做將來衍化元神之用。”
“那我便收下了。”如今這門道術對他而言,用處極大,自不會推辭,卻是記下了這份人情,也未多說,從眼神之中表達了出來。
望霞仙子自然知曉他的心意,道:“你不必記掛心上,你拾得《虛無自然本起經》乃是你自己的機緣,也相當於替七葉傳下了衣缽,我該謝你才對。”
他這般客氣,自然是想與張潛結下一份善緣。
此人修煉不到百年時間,而且無人指點,僅憑一卷《虛無自然本起經》自悟得道,更無門派依靠,便取得如此成就,甚至如今連自己也無法摸清他的根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