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真的是李偉暗中指使的?”朱標心驚無比,滿臉的難以置信。
“也不一定。”
朱元璋長吸了一口氣,目光深邃的望著大殿外的廣場,如同望著大明天下。
天下事變幻無常,朝堂上也是波譎雲詭,這次湯和莫名其妙的成了群臣彈劾的目標,表面上看起來只有李偉這些黨從有這個動機,但事實上卻盡然。
敵人的敵人不一定是朋友,這些文臣將矛頭對準湯和,看似是為李偉爭權,但實際上也是讓他這個皇帝與這個風頭正盛的重臣產生嫌隙。
李偉能有今天的地位,他的聖眷是主因,當然李偉自己的本事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若沒有他的聖眷,即便立再大的功,也得不到今天的權勢地位。
現在李偉看似權勢極盛,但若失了聖眷,也會很快被對手給打壓下去。
這次彈劾的人之中,雖然也有所謂的“李黨”,但是像茹太素、吳伯宗等主要的人物卻並未參與彈劾湯和,所以他並不能斷定到底是李偉指使還是有人故意陷害他。
“這件事不急,咱還得再看看,你先回去吧。”朱元璋輕聲道。
朱標皺眉緊鎖,心情久久不能平復,聽到他的吩咐,只能先壓下心中的疑惑,拱手告退。
大殿內朱元璋獨自負手而立,喃喃自語:“這個臭小子,到底想幹什麼?”
……
韓國公府。
一位儒士打扮的老者端坐在大堂一側的椅子上,悠閒的品著茶。
這位老者叫王行,是一位聞名天下的大儒。
王行等了許久,李善長才在家僕的帶領下走了進來,他連忙站起身來拱手一禮:“見過韓國公!”
李善長目光一凝,有著不悅的譏諷道:“我還以為你們早就死光了呢!”
老者笑了笑:“經典傳世,儒門長存,我等就算死光,也有後來者繼承宏志。”
“哼,你不怕我叫人來抓你?”李善長面色不善。
賢林書齋的事情他也知道,而且還知道王行正是其中的四位堂師之一。
王行笑了笑:“國師說笑了,我只是個普通的儒士,國公為何要叫人抓我?”
“哼!”
李善長冷哼一聲,從他身邊走過,在主位上坐下。
他自詡飽讀詩書,自然也對這儒家才子匯聚之地頗為嚮往,可惜人家看不上他。
當初他跟隨朱元璋起勢之後,賢林的人倒是拉攏過他,他也幫忙介紹了一些賢林中的人材入仕,但是這些自恃才華的人卻根本沒把他當回事,當這些人在朝中站穩腳根後,更是跟他站在了對立面,形成所謂的浙西黨跟他鬥得不可開交,可以說他與這些人是敵非友。
然而不過此一時彼一時,劉基死後,他也沒落著好,尤其是胡惟庸之後,又突然冒出來個李偉,讓他們這些文武都備受打壓,可謂是同病相憐了,兩方的關係又化敵為友,成為了同伴。
“不知王師來找我這個不成器的末學後進,有何貴幹啊?”
李善長緩緩開口,語氣中夾雜著諷刺與隱隱的怨氣。
“國公說笑了。”王行不以為意,反而是一臉誠懇的道:“我這次來,是來救國公的。”
“呵呵呵,老夫吃得好睡得香,沒病沒災的就不勞王師費心了。”李善長呵呵笑道。
王行注視著他,笑而不語。
李善長臉上的笑容漸漸消失,隨即向他的家僕揮了下手:“去外面守著,沒我的允許誰也不許進來!”
“是!”
家僕恭敬應是,轉身出了大堂。
李善長這才看向王行,直接道:“說吧,什麼事?”
王行收起笑容,沉聲道:“我想請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