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
杜員懵了一下,他覺得自己馬屁拍得挺好的呀!
李偉淡淡的看了他一眼,馬屁雖好,你也得有真本事才行啊!
在排除掉了杜員後,李偉又將能記住的那些朱元璋的佈置照搬過來講了一遍,講幾句停一下。
眾將士也都很配合,上來先誇讚幾句大人英明,然後再開口給他解釋這麼安排的道理。
在眾人的誇讚聲中,李偉也恍然大悟,明白了朱元璋的安排,怎麼說呢,他覺得他與朱元璋的差距只是一門地理課!
古代用兵,最主要的就是利用各種險要地勢,一條河,一座山,就能攔住數十萬大軍,甚至以少勝多也不在話下。
不像後世的戰爭,飛機坦克、衛星導彈齊上,地勢對戰爭的影響已經大大降低了!
李偉在經過對這些將士的一番“考校”之後,最終選擇了宋忠和左威。
其實宋忠和江龍的本事都不錯,但是宋忠跟他更親近(會拍馬)一些,而且神機營的訓練一直是讓江龍負責的,他留下李偉也比較放心。
至於左威,他所帶領的衛依舊是騎兵為主,足有三千餘,騎兵的作用現在還是很大的,機動性強,必須帶上。
人選定下後,左威和宋忠、孫雷等人就開始匆匆的準備了起來。
一個月後,二十萬大軍由龍江口岸登船出征,朱元璋親自為他們餞行。
傅友德帶領著諸位將士向朱元璋行禮拜別,朱元璋特別瞥了一眼人群中畫風獨特的李偉。
傅友德會意,低聲道:“陛下放心,臣定會確保其萬無一失!”
此時他已經不像當初議事時那麼淡然了,因為朱元璋已經給了他承諾,這次打得好,回來就能封公了!
如今大明,除了當初開國時封的六位國公外,惟有湯和一人在洪武十一年封公,而他即將成為下一個。
當然,朱元璋在給他承諾的時候也往他身上掛了個拖油瓶,不過傅友德對此不甚在意,他對此戰信心十足,即便讓李偉全程打醬油也沒有關係。
眾將與朱元璋踐別後,陸陸續續的開始登船,李偉和他的神機營也跟著往船上搬運輜重,尤其是火炮這種大玩意,光靠炮兵衛自己是不夠的,還徵調了一批勞役幫忙。
大軍光是搬運輜重就用了三四天,之後眾將士才得以登船出發。
三千多艘戰船,排成了數里長的巨龍,浩浩蕩蕩的自應天出發,沿江而上,向雲南進軍!(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