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話說得太多了,而實於中郎無甚關係,似乎可以止住了。重刊《中郎
集》鄙意以為最好用小修所編訂本,而以別本校其異同,增加附錄,似比另
行編輯為適宜。標點古書是大難事,錯誤殆亦難免,此在重刊本體例上似有
可商者,附識於此,以示得隴望蜀或求全責備之意雲爾。
中華民國二十三年十一月十三日,識於北平。
□1934年
11月
17日刊《大公報》,署名知堂
□收入《苦茶隨筆》
論語小記
近來拿出《論語》來讀,這或者由於聽見南方讀經之喊聲甚高的緣故,
或者不是,都難說。我是讀過四書五經的,至少《大》《中》《論》《孟》
《易》《書》《詩》這幾部都曾經背誦過,前後總有八年天天與聖經賢傳為
伍,現今來清算一下,到底於我有什麼好處呢?這個我恐怕要使得熱誠的儒
教徒聽了失望,實在沒有什麼。現在只說《論語》。
我把《論語》白文重讀一遍,所得的印象只是平淡無奇四字。這四個字
好像是一個盾,有他的兩面,一面凸的是切實,一面凹的是空虛。我覺得在
《論語》裡孔子壓根兒只是個哲人,不是全知全能的教主,雖然後世的儒教
徒要奉他做祖師,我總以為他不是耶穌而是梭格拉底之流亞。《論語》二十
篇所說多是做人處世的道理,不談鬼神,不談靈魂,不言性與天道,所以是
切實。但是這裡有好思想也是屬於持身接物的,可以供後人的取法,卻不能
定作天經地義的教條,更沒有什麼政治哲學的精義,可以治國平天下,假如
從這邊去看,那麼正是空虛了。平淡無奇,我憑了這個覺得《論語》仍可一
讀,足供常識完具的青年之參考。至於以為聖書則可不必,太陽底下本無聖
書,非我之單看不起《論語》也。
一部《論語》中有好些話都說得很好,我所喜歡的是這幾節,其一是《為
政》第二的一章:
子曰,由,誨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其二
是《陽貨》第十七的一章:
子曰,予欲無言。子貢曰,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
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太炎先生《廣論語駢枝》引《釋文》,魯讀天為夫,&ldo;言夫者即斥四時行百
物生為言,不設主宰,義似更遠。&rdo;無論如何,這一章的意思我總覺得是很
好的。又《公冶長》第五雲。
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
共,敝之而無憾。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子路曰,願聞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我喜歡這一章,與其說是因為思想,還不如說因為它的境界好。師弟三人閒
居述志,並不像後來文人的說大話,動不動就是攬轡澄清,現在卻只是老老
實實地說說自己的願望,雖有大小廣狹之不同,其志在博施濟眾則無異,而
說得那麼質素,又各有分寸,恰如其人,此正是妙文也。我以為此一章可以
見孔門的真氣象,至為難得,如《先進》末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那一
章便不能及。此外有兩章,我讀了覺得頗有詩趣,其一《述而》第七雲: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