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二年帕忒利克女士的《薩波與勒斯婆思島》也有這個意思,可是她真的
把詩另附在後面,本文也寫得簡單,所以我從前雖然也覺得可喜,卻不曾想
要翻譯它。
近來翻閱韋格耳書,摘譯了其中六篇,把薩波的生活大概說及了,遺詩
也十九收羅在內,聊以了我多年的心願,可以算是一件愉快的事。有些講風
土及衣食住的地方,或者有人覺得繁瑣,這小毛病當然也可以說是有的,但
於知人論世上面大概亦不無用處。我常想假如有人做杜少陵或是陸放翁的新
傳,不知他能否在這些方面有同樣的敘述,使我們知道唐宋人日常的起居飲
食,可以推想我們詩人家居的情狀,在我是覺得這非常可以感謝的。所有這
種問題都是原著者的事,於我無幹。我的工作是在本文以外,即是附錄中的
那些薩波的原詩譯文,一一校對海恩斯本的原文,用了學究的態度抄錄出來,
只是粗拙的達旨,成績不好,但在我卻是十分想用力的。既無詩形,也少詩
味,未必值得讀,但是介紹在《詩經》時代的女詩人的詩到中國來,這件事
總是值得做的。古典文學即是世界文學遺產的一部分,我們中國應當也取得
一份,只是擔負的力氣太小,所以也分到得太少罷了。
一九四九年八月二日,在上海。
□1951年刊&ldo;上海&rdo;版《希臘女詩人薩波》,署名周遐壽
□未收入自編文集
希臘女詩人薩波例言
一、本書介紹古代希臘女詩人薩波,以詩為主,以生活為副。但在實際
上,因為詩不好譯,又遺文散逸,所存多是斷簡殘篇,難成卷帙,所以夾雜
在生活中間,長短共八十節,詩集中重要的差不多都收羅在內了。
一、本文六篇,均取自英國韋格耳(arthurweigall)著《薩波傳》中,
全書太繁冗,故其餘未譯出。有可補充的材料,收入各篇後附錄甲中。文中
所錄薩波的詩,另照詩集原文校譯,列為附錄乙,此係原詩真面目,可資參
考處當不少。
一、《關於薩波》一文系編者所寫,將其生活簡要的敘述一下,對於幾
個問題亦稍加研究,附於卷端。
一、人地名譯音務期正確,以兩國對音為原則,即是說勉力以中國字去
表現希臘語音,不用第三國讀法。古希臘文已是死言語,究竟古人如何發音,
至今已不可知,(現代希臘人雖然仍用舊字母,已經讀得很特別了,如
b字
讀作
v之類,)但歐洲學者大抵有一假定讀法,今悉從之。所謂第三國讀法,
即用了英美人的讀法去讀以羅馬人拼法所拼的字,如尼開(nik
é)拼作
nice,
便讀為&ldo;奈西&rdo;,(不是&ldo;奈司&rdo;已是很好了),基耳開(kirk
é)拼作
circ
é
讀為&ldo;首西&rdo;,即亞柏羅地德亦讀作&ldo;亞孚羅大替&rdo;了。古典的專名經羅馬
人拼寫,沿用至今,容易誤讀,準名從主人之例,都應一一改正才對。
一、對音原擬各音規定一定的漢字,但難以實現,因為往往有音無字,
不能不遷就用近似的替代,又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