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的舊習慣,卻加上了一個新名稱。小抄雲者言其文短少,若雲有似策論場中的懷頁,雖
亦無不可,但未免有魚目混珠之嫌矣。
可是這隨筆終未寫成,而且所謂燈與鄭先生所說的&ldo;挑燈&rdo;,也有點擬不於
倫,覺得不很切貼。大抵提起兒時的燈火,總有可親的感覺,是值得留戀的,
但是鄭先生的燈的聯想卻並不是這樣,而且底下還接下去說道:&ldo;大抵這也
是我應得的報應吧,&rdo;這是何等的感傷呢!
鄭先生說,祖先&ldo;失德&rdo;,&ldo;報應&rdo;及於子孫,這話我想是或然或不然。
或然者是世俗之見,或不然者蓋系事實。鄭先生所說遠祖,生於前清嘉道時
代,去今才有一百五十年光景,算來他逝世當在鴉片戰爭前後,說那時還有
買人陪葬的事,似乎有點可疑。因此鄭先生的眨眼,說是祖先失德的報應,
無寧說是家世貧寒的結果,更為正確一點。挑燈夜讀,本為苦學的一場面,
也實屬窮學生應有的事,但是風緊的時節,火舌不斷的搖動,也就跟著眨眼,
以至成為習慣,至今還沒有改掉,這實在說的很是痛切,比古人的頭懸樑、
錐刺股,更是利害,因為那頭與股總還是依然故我,不曾留下一點兒的痕跡
的。
但是天下的事吃一分的辛苦,也就有一分的進益,這可以說是別一意義
的一種報應吧。只看這二十幾萬字的選集,便是這個辛苦的結果。鄭先生廿
五年間孜孜矻矻的寫作,中間雖經過種種困苦,卻終於結出這樣的佳果,可
說是沒有虧負他這多少年的辛苦了。選集中共分五部分,雖是由於我自己的
才力不及和性情偏至的關係,對於經史正經文章不大能夠理會,但覺得關於
這選集裡的第一部分&ldo;學術論著&rdo;卻是不能不特別一提的。這一部分共計十
八篇,頭三篇是諸子思想的研究,乃是哲學史上的論文,末兩篇則是關於修
詞學的,都很有些精闢的見解,此外泛論文學一般,而特別注重與科學的提
攜,這也是極其重要的意見,似乎值得一說的。其他的四部分則是隨筆序跋
之類,我覺得容易讀一點,所以為我所喜歡的也就更多了。但是一一提出來
說,也太詞費,只好姑從省略。可是且讓我添上一句,鄭先生僑居馬來亞,
關於這方面的文章覺得未免太少了,只有《論鬱達夫的南遊詩》這一篇,但
是轉側一想,前有關於黃公度幾篇,已經收入《入境廬雜考》中了,此外聽
說鄭先生正在編輯一部《南洋詩話》,那麼這一缺恨也就可以彌補幾分了吧。
一九六○年八月二十四日,周作人時年七十六。
□1960年作,刊新加城&ldo;世界&rdo;初版本
□未收入自編文集
關於守常全集的一點舊聞
編輯同志:
晦庵的《書話》中講到《守常全集》第一冊的出版,但是沒有講起這集
子編集的事情。據我所知道,這集子是守常先生的侄子李白餘所收集的,他
本名李兆瑞,是清華大學的學生。在守常先生死難以後,他立意搜編遺稿,
在各圖書館勤苦抄錄。等得編好了的時候,北京方面已是蔣介石的特務密佈,
個人行動有點不大自由了。李白餘計劃逃出華北,乃將抄好的文集四卷原稿
一大包,交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