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其破壞殆盡的正是很多後人認為是在維護德俄關係的俾斯麥。而德俄關係的破裂,早在1871年6月13日的的柏林會議上就埋下了禍根,表面中立的俾斯麥,實際上對英國、奧匈多有偏袒,會議最終迫使沙俄放棄了許多土地,奧匈成為了巴爾幹和南歐的主導者之一,而土耳其則透過外交手段獲得了戰場上失去的東西。土俄戰爭作為勝利一方的沙俄,結果成為實際上的失敗者。
歷史上有關於這場會議的一副油畫(注1),就連油畫都畫出了奧斯曼代表對德國的期盼以及沙俄代表對德國的不滿,而俾斯麥在畫中的位置都暗示著他的立場。
這場會議上最大的輸家表面上是沙俄,然後實際上真正的輸家是德國。因為德國因為和自己八竿子打不著的破事和沙俄反目成仇,而且沒有從奧匈帝國那裡得到任何好處。而正因為俾斯麥的舉動,導致了沙俄以及其他斯拉夫兄弟國家洶湧的輿論,而驚恐於沙俄可能和法國結盟的噩夢,不顧威廉一世的強烈反對,俾斯麥再出昏招,竟然締結了德奧同盟條約。這個在隨後半個世紀裡遺禍歐洲的條約:德奧兩國一旦受到俄國的攻擊,將全力對彼此進行支援;但德法之間爆發戰爭,奧匈保持中立;如果俄國加入戰爭,則德奧並肩作戰。
這個條約表面上是透過德奧結盟抗衡俄法,最終逼迫沙俄就範,從而“巧妙”地維持歐洲力量的均衡。而且1881年俄國也的確加入了三皇同盟。但是實際上,這個“聯奧制俄”的戰略已經讓德國瀕臨戰爭的邊緣。
首先,根據普魯士-德意志多年的經驗,想要避免兩線作戰,必須聯合沙俄。因為沙俄巨大的戰略縱深和豐富的資源根本無法另其屈服。而奧匈奧匈作為二元君主制國家,而且還是多民族國家,其國家整體十分脆弱,因此對德國來說奧匈根本不足為慮。而為了奧匈得罪沙俄,純屬不智之舉。假設同時對抗法奧對德國來說根本不值一提,但是和沙俄開戰則是真正的噩夢。而之後德國總參謀部不得不忙於起草應付東西兩線作戰方針。而為了應付這個困局而誕生的施利芬計劃在40年後直接導致了帝國的毀滅。
其次,奧匈帝國和沙俄在巴爾幹地區存在著不可調和的矛盾。而這個地區複雜的環境讓戰爭爆發的可能性極高,一旦爆發戰爭,夾在奧匈和沙俄之間的德國將進退兩難。而俄國為了對抗德國,必然與法國結盟。而奧匈一旦和沙俄開戰,必然拖德國下水。而且德奧結盟,奧匈更是會對沙俄態度強硬,那麼德國必定會因為巴爾幹局勢莫名其妙的陷入兩線作戰的窘境。
第三,柏林會議的成功,垂死的奧斯曼土耳其會把德國當成自己對抗沙俄的救星。但是土俄戰爭斷斷續續打了300多年。之間的世仇比德法更甚。所以聯土就是反俄。因此奧斯曼的友情對德國來說不僅不是好事,反而會引火上身。
第四,德國進入奧斯曼不但堵上了俄國南下的出口,但是也代表著德國由此進入了東方,從而威脅了英國在中東和印度的利益。所以即使英國不願意沙俄戰勝奧斯曼土耳其進入地中海,也同樣不願意德國伸手進入奧斯曼。
而俾斯麥意識不到,此時的德國已經是四面楚歌了。果不其然,1885年保加利亞和塞爾維亞危機導致奧匈和沙俄關係破裂。沙俄為了防止德國參戰,極速與法國接近。而法俄威脅,迫使俾斯麥對俄戰備,並且猛烈提高關稅,導致沙俄對德國出口燕麥和小麥稅率上升50%,而沙俄為了報復,宣佈禁止外國人在其西部省份擁有土地,導致德國移民遭到經濟損失。接著針鋒相對的俾斯麥宣佈了《倫巴第法案》,取消了沙俄在柏林發行債券的權力,沙俄緊接著將所有存款轉移到了巴黎,並立刻得到了法國政府1億法郎的貸款。這直接導致了法俄聯盟的經濟基礎成型。
眼看情況一發不可收拾,俾斯麥才趁此次德法第二次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