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2部分

班底按上一個正式的名字,而不是被人“張家班張家班”的叫,張本華導演在前兩年註冊了一家工作室,這個電影工作室的名字就是:本色年華。

因為本色年華工作室本身並不接任何合約,對外張本華也對工作室介紹寥寥,可以說除了圈內人,很少有人知道本色年華工作室=張本華的私人班底的。

所以當蘇夏和霍錦文一起赴約,被服務生領到一個小小的包間內,卻發現坐在包間內的人有著一張自己特別熟悉的臉的時候,蘇夏先是微微一呆,然後就退出去門外看包廂號,確定正確了之後,才微微紅著臉走進來:緊張的。

張本華年近四十,國字臉,單眼皮,渾身透著一股文藝工作者獨有的細膩勁兒,卻不失豪爽,眼神特別銳利。一看到蘇夏和霍錦文進門立刻起身相迎,做足了禮貌。

蘇夏呆了半天,才紅著臉跟對方打招呼。一想到自己曾經將他當做成了騙子,還在心裡臆測如果這個皮包公司拿不出一份像樣的合約來,她就立刻甩臉走人——蘇夏慚愧的臉都要成火燒雲了。

張本華笑著對蘇夏點點頭,誇讚了她幾句年少有為,就將注意力集中到了霍錦文的身上,眼神微眯著,細細的打量。想是覺得蘇夏畢竟是一個十四五歲的小姑娘,大多事情都不懂,所以肯定會找幫手來的。從電話和接觸中看,張本華斷定蘇夏家境不錯,再加上霍錦文周身的氣度,張本華直覺的認為這個年輕人應該不凡——或許是蘇夏家人為她請的一個律師?

但是看到他們有說有笑的,態度比較親密之後,他又打消了這個想法。眼前這一大一小,應該是家人的關係吧,這個年輕人……也似乎像個事業有成的精英多過一個律師,因為他眼中沒有律師們都有的精明和算計。這麼想著,張本華心裡覺得舒服多了,作為一個常常和媒體記者打交道的人,他其實也是比較討厭律師的,因為這三種職業在某種程度上有交匯點:都比較令人煩心。

張本華態度溫和的跟兩人打招呼,微笑,並且做出了一副低姿態,像是在等蘇夏主動開口說話。

談合約的事兒,本來蘇夏還在點行,但是要是跟大導演談合約……蘇夏下意識的扯了扯霍錦文的手臂,待他看自己時,蘇夏用眼神示意他代替自己說話,因為此時她覺得自己有點緊張,邏輯思維鐵定不好使,讓她自己跟張本華談事情,估計還沒說上幾句就舉白旗投降了。

霍錦文極為有禮的跟張本華見面,簡單介紹了下自己和蘇夏的關係後,就直奔主題,談小說的改編權,談合約,一點都不拖泥帶水。

蘇夏看著這倆人你來我往的寒暄,雖然不能說是唇槍舌戰,卻也句句有深意,字字含鋒芒。一陣交涉之後,張本華開出了版權買斷的條件,並且許諾書中情節他不會修改太多,會最大程度上的尊重原著。

霍錦文卻覺得張本華開出的條件不盡如人意,微蹙著眉頭,看著蘇夏徵詢她的意見。蘇夏說到底也不能免俗,自從知道電影是張本華導演要拍,她簡直要舉起雙腳雙手來鼓掌歡迎贊同了。只是礙於面子和對劇本劇情的關心,所以才一直坐到這會兒,現在看兩人談的已經差不多了,蘇夏衝著霍錦文連連點頭,示意自己對這些條件十分滿足,完全同意。

霍錦文簡單思索了一下,才向張本華點頭,不過又提了幾個對蘇夏有利卻無傷大雅的條件,比如說要求編劇冠名要出現在片首之類的。張本華立刻就點頭答應了。

商定好條件,張本華看了看錶,說自己一會兒還有約,馬上要走。臨走前跟蘇夏約好明天讓她去工作室籤合約,他會把合約今晚上打出來,還邀請蘇夏出席電影的開機儀式,蘇夏問了句張本華選的主演都是誰,知道結果後,嘴巴眼睛都瞪圓了一圈,最後還是再三做心理建設,才勉強自己拒絕了張本華的邀請。

張本華導演對蘇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