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部分

其實,理想的效果是家長回去之後,興奮地直拍大腿:“孩子,爸爸今天算是學到了,崔老師今天講的東西真有意思。”然後亮出自己的筆記本,上面記滿了他的聽課感想。然後,這家長可以話鋒一轉:“有知識的人就是不一樣啊,下次有專家來講課,你一定要告訴我。我好早點去坐到第一排,聽課清楚些。我想,將來你肯定能比他們講得更好,聽課的人更多……”

這樣說,並不是為了崔老師,而是激勵孩子學習。

家長主動坐在前排,邊聽邊記,保持紀律,尊重演講者,回來之後反思。這一系列的動作,正是孩子學習的時候需要的。很多人說孩子不愛聽課,老往後面躲,生怕被老師點名,不愛記筆記,上課沒有紀律,回家不復習……這些不正好和家長的習慣一一對應嗎?

有一回,我做平行教育的時候,同時讓家長組和學生組的人做活動,結果,家長組出去了一個媽媽接電話,學生組出去了一個女生打電話,一問我才知道,她們是母女!這是巧合,也是一種必然,有其母必有其子。還有一個現象,一般來說,重點高中的家長聽課普遍比較安靜,很配合地記筆記,我也講得很愉快。到非重點高中,家長經常擾亂聽講的秩序……差別不是從孩子們身上產生的,而是從家長的身上就已經產生了。當然,人在一個嚴肅的環境中會變得嚴肅,在一個整潔的環境中會注意著裝,在一個邋遢的環境中就會比較散漫。所以,家長們想要讓孩子朝著優等生看齊,先要自己向優秀的家長們、重點班的家長們看齊!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天然教育……一場不勞而獲的美夢

以天然成長的名義讓孩子放任自流,卻希望將來有一個完美的孩子,這不是守株待兔,就是痴人說夢。

《伊索寓言》中有這樣一則故事:

種菜人正在菜園裡澆菜,有個人跑過來問他,為什麼野菜生得很茂盛,人們栽種的菜卻很瘦弱。他回答說:“地是野菜的親孃,卻是蔬菜的後孃。”

“為什麼有的孩子健康成長,有的孩子卻要經歷很多磨難?”只有懶惰的父母,才會像種菜人一樣那樣解釋說:“因為孩子是命中註定的事情,別人幫不了。”

不要驚訝,真的有人這樣對我說過,他們說,孩子沒有學好,這是上天在懲罰家長,或者是孩子天生不是學習的料。更有人對孩子說:“我看你就是往牢裡送的東西。”這些人,都錯過了孩子最寶貴的一段時期,也就是早教的時期。

其實有很多素質較高的父母,認為早期教育是在揠苗助長,孩子應該像野花一樣成長,什麼早期教育,大可不必。這個觀點,本人肯定是不敢苟同的,因為從我的實踐經驗來看,很多“問題孩子”都是“野生野長”,結果走上了岔路。相反,那些很早就有教育子女觀念的家庭,孩子出現問題的機率要小得多。

早期教育本身是好的,關鍵是看你教育些什麼。

如果為了保護孩子的天性,就讓他們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來成長,這種父母是不負責任的,而這種孩子幾乎等於沒有父母。他們具有無限潛能,但是這種潛能需要啟發,也需要條件去支援。

另一種情況是,有的父母為了培養出自己理想中的孩子,讓他們參加很多輔導班、學很多語言、參加各種競賽,這些已經超過了他們的承受能力,就等於是揠苗助長了。

所以比較穩妥的早教方式,應該是抓住孩子的敏感期,作出符合他們生理和心理發展的輔導。

有一對上過大學的夫婦,他們堅持讓孩子健康成長,不給他任何壓力。在孩子學習說話的時候,他們像對待一個成年人一樣和他說話,交流內心的想法;等到孩子上幼兒園之後,他們讓孩子接觸繪畫、音樂、歌唱、閱讀等領域,觀察孩子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