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0部分

是煤炭,他所要做的,就是要煉焦,並從焦爐氣中回收氨。別小看這種氨氣,它可是寶貝,分子式為nh3,是生產硝酸和化肥的主要原料。

先不說硝酸是生產無煙火藥的原料,就說氨氣溶於水和二氧化碳溶液中形成碳酸氨就是生產鹼的原料,碳酸氨與食鹽氯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銨與碳酸氫納,碳酸氫鈉加熱就能生成碳酸鈉,即純鹼,這就是聯合制鹼法。

純鹼不只是生產玻璃的原料,還是生產肥皂的原料,純鹼與動物脂肪或植物脂肪按一定工藝相混合,再加入各種香料新增劑著色劑做成塊狀,就是去汙性非常強且帶有香味的肥皂。

作為新型產品,由於氨氣生產工藝落後的問題,純鹼的生產力一定很低下,所以,萬磊也沒有把肥皂市場化的打算。而手上這些來之不易的氨氣將被用於生產硝酸,用硝酸與硫酸處理甘油,就能生產出硝化甘油。

硝化甘油,油狀的黃色透明物質,這玩意兒可是危險品,因震動而爆炸,與一般的火藥混合,就能做成烈性炸藥,再按一定配方混合其他硝化纖維,就能做成無煙火藥,作為槍炮的發射炸藥。

一旦有了無煙火藥,就能生產出子彈和炮彈,槍炮就可以進入後填裝時代,且不必用明火來點火,在任何天氣下都可以使用。子彈用銅製,很容易就能加工成型,只是槍就不那麼容易了。

明朝常用的火器是火銃,說白了就是小型炮。由於用明火點燃,自然也沒有扳機等擊發裝置,與其說它是火槍,倒不如說它是空心火火棍。而想生產出新型槍支,不只要有圖紙,還要有好鋼材。因為一般的生鐵太脆,無法用來鑄槍,所以鍊鋼事宜又迫在眉睫。

北平軍剛成軍沒多久,缺乏野戰訓練,守城還湊合,衝鋒打野戰肯定不行。而現在朝廷軍已經離去,順天府的防守任務就落到了北平軍自己的身上,以後總不能敵人一來就放棄外圍退守北平吧?

所以,萬磊對提升北平軍的野戰能力一直很揪心。按說步兵要想對付騎兵,最好的辦法就是用槍,射程遠威力大且填裝容易的連發槍,最好是機關槍。如果有幾百挺重機槍架在陣前,任你千軍萬馬,也只有變篩子的份。

萬磊忙活了這半天,目的其實是要看看無煙火藥的效果,如果效果好,那就排除萬難也要搞出鍊鋼廠,大造槍炮。如果效果不好,那就暫時把武器生產擱置一邊,發展火器與騎兵混編的戰法先。

然而,氨氣在一般情況下不與氧氣發生反應,只在有催化劑的條件下才能發生反應,通用的催化劑為鉑。鉑,即為白金,這種貴重金屬比黃金還難得,市面上很多所謂的白金都是假貨,萬磊也是在濟南高價求購才弄到了一小塊真的。

好在這玩意只是催化劑,可以重複使用,不然用這種方法生產硝酸非弄到破產不可。先將鉑做成網狀,然後就是用高溫將氨氣氧化了,氨氣與氧氣燃燒而生成一氧化氮和水,一氧化氮再氧化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被水吸收,就能生成硝酸。

從早上一直忙到下午,滿頭大汗的萬磊終於停下了手頭上的工作,一瓶幾斤重的液體在他手上輕輕地晃動著,一陣刺鼻的氣息傳出來。他馬上拿出瓶塞把它塞住,並放到一個緊鎖的櫃子裡,只倒半杯用來進行下一步實驗。

第一步是做硝化甘油,第二步是做硝化纖維,最後把兩種玩意按一定比例混合。其實,不管是硝化甘油還是硝化纖維,都要用到硝酸和硫酸,同時也是非常危險的,因為這是個放熱反應,要用涼水冷卻。

硝化甘油還好說,只要控制住硝化時的溫度就行,沒有大的震盪就不會發生爆炸。硝化纖維就不一樣了,所謂的纖維,其實就是棉花,將一把棉花放到發熱的硝化液中,一不小心就會發生燃燒甚至於爆炸,得非常非常小心。

萬磊是一個非常小心的人,特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