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
體積龐大的真空管導彈雖然還無法像華夏那樣搬上飛機來一個空對艦,但先來個艦對艦、岸對艦和地對地卻沒問題。
當研製出的20英寸艦炮用於陸地,準備來對付華夏的先鋒巨炮的時候,因為考慮到了先鋒巨炮曾經打出60公里的射程,而有些底氣不足的美國人還是準備了導彈攻擊的預備方案。
因為這個時空。一直在山寨公司和華夏的支援下。不缺常規武器的德國人還沒有發瘋的放v1和v2,所以美國人的導彈研製主要還是跟在華夏後邊模仿。
當遭遇華夏噴氣式飛機危機的時候,美國人從華夏的空空導彈那裡獲得了靈感,才加快了美國人空空導彈的研製速度。
在遭遇北海之戰的危機後,美國人的反艦導彈的研製工作才得到了加強。
也只有地對地導彈,對華夏的v3火箭瞭解不多的美國人更多的是借鑑了德國人的經驗。
西方世界各國之間本來就是關係錯綜複雜,交往很多。德國國內的盟軍間諜也就層出不窮。
美國人的導彈研製的開端也是受到了德國人影響,華夏導彈的出現只是催化劑。
當德國人內亂後,德國導彈的研製情報大量的洩露了出去,除了一直跟德國人保持合作關係的華夏,近水樓臺的從德國那些絕密專案中獲得了不少好處外,英美也趁機得到了蒐集到了大量有價值的情報。
英國人已經無力支撐導彈的研製。只有美國人從中獲利最多,大大提高了導彈的研製速度。
美國人的v1和v2導彈最先研製了出來,並結合美國掌握的技術,效能有了不少的提高。更為可怕的是,一旦確定研製成功走出實驗室,美國人的龐大工業力量就以驚人的速度繁衍著這些導彈的數量。
僅僅這一次北方的戰役,美國人就提前準備了兩千多枚被改名為“雷神”的美式v2導彈以及差不多同樣數目的被稱為“鬥牛士”的美式v1導彈,後方還源源不斷的有導彈從工廠的生產線上直接裝車運來。
當美國人發現不需要在華夏噴氣式戰機和密集的華夏防空網的攔截下犧牲大量飛行員。從而體會到了地地導彈的好處。才特地加大了這些導彈的產量。
只是當美國人尋找華夏的那些有價值目標的時候,才不由尷尬的發現。遠道而來一直持續進攻的華夏很少有堡壘工事,防禦的工事也多數以地下工事和壕溝為主,甚至炮群都做了各種偽裝。即使偵察機看過去,也一時難以分出來哪裡是有價值的攻擊目標。
更何況美國人的偵察機過去一架損失一架,到最後美國偵察機的那些飛行員都直接撂攤子不幹了。
在華夏雷達站的精確鎖定下,在華夏噴氣式戰機的快速反應下,美國人的偵察機即使換成了噴氣式,也一樣逃不過本身主要任務就是高空高速攔截的米格21的追殺。更何況在北美的戰場上,孟享已經裝備了一批沒有太多限制級技術的米格…25。
在3馬赫的極速下,盟軍此時的一切偵察機都可秒殺。
這還不算華夏防空導彈以及密佈各處的大小防空火炮的攻擊。
這樣去送死的任務,還不如直接上軍事法庭呢。
即使被槍逼著上天的美國偵察機也是打醬油的在外圍活動,一直以來難以得到有效的情報。
無法滲透進去美國人一時沒了導彈用武之地,僅僅攻擊那些一般目標,又擔心洩露導彈的秘密。直到美國的這些導彈積攢了足夠的數量,可以浪費一些,對那些值得懷疑的目標都輪番炸一圈,才有了這次美國地地導彈的大規模出擊。
當然他們最先攻擊的是美國人已經確定好了座標的那5座先鋒巨炮。
那之前陸續亮出來的5座先鋒巨炮就像是5個巨人一樣,震懾著邊界線附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