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3頁

桑柏這一動作立刻讓周圍的人把目光聚到了他的身上,等著桑柏給完了錢,抱著一箱酒,酒上還撂著煙等東西離開的時候,這些人便議論了起來。

「這人是哪個莊子的,過個年這麼大方麼,不是把一年土裡刨食的錢都甩出去了吧?」一個老人一邊吧嗒著旱菸袋一邊說道。

「還哪個村的,不是柳樹莊就是單王村的唄,除了這兩個村子,哪一個莊子的人有這大方的,別的村子吃糠咽菜呢……」旁邊一位中年農民隨口說道。

一聽就知道兩下不認識,屬於臨時搭話的那種。

胖丫頭剛想說話,櫃檯裡的快嘴同事說道:「還能哪個村的,柳樹莊的啊,一年在咱們這兒菸酒就要一兩千塊錢呢」。

「光菸酒?!」

一幫老農村立刻覺得自己的三觀受到了衝擊,他們一家一年也未必有一兩千塊錢純收入。

別拿什麼官方平均收入來胡弄人,幾十年後免了農業稅都沒有多少人想種田,想想現在農民是什麼生活狀態。

要不然某強某東的也不然揣著幾個十雞蛋上大學去了,那還是多少年九十年代的初的事情了,要知道現在才八十年代中。

「也正常啊,聽說人家柳樹莊一年光賣桃給外國人就能賺幾萬塊錢的收入,現在又建了個房子,一幫外國人來住,聽說一個月下來莊子裡就能分幾萬塊,窮莊子這兩人可是抖起來了,聽說村裡的男的除了太老的都娶上了媳婦」。

柳樹莊掙的錢是這些人需要仰望的,說的時候自然是一臉的羨慕。

「我家二表舅家鄰居的三閨女就嫁給了柳樹莊的人家,每次回孃家那都是大包小包的往家背東西,這次過年人家給老丈人兩口子過年,一掏就是兩百塊錢,唉,村子和村子不能比喲」另外一人說道。

「現在單王村差點意思了?」另外有人問道。

「看小媳婦願不願意嫁就知道了,以前單王村是排面上第一,誰家閨女要是嫁進去那逢人都要提一下。現在是柳樹莊,不過柳樹莊人太少了,估計該娶的也都娶了,要不然我家閨女也說進去」。

「人家不是上門麼?招上門婿,孩子還可以跟男家姓」。

「柳樹莊的姑娘眼界高,說媒一張口就是高中生,沒有高中生人家都不帶正眼看你的」。

哼!

就在一幫人捧著柳樹莊的時候,一聲冷哼聲傳進了眾人的耳朵裡。

「不就是最近才發家的小村子嘛,我就不信抵的了單王村去」這位年輕人怒氣沖沖地說道。

大家都是閒扯淡的,很多在供銷社商店蹲坐著都是來避風的,不是過來和人找架吵的,聽到這位充滿挑釁的話,大家都不約而同的閉上了嘴。

所有人都明白這位十有八九就是單王村的了,大家不想招事,於是隻得閉上了嘴巴。

現在鎮上都知道單王村的人和柳村莊的相互看不過眼。

但其實呢?

事實並不像這些好事人想的那樣,無論是柳樹莊還是單王村兩家都沒有太大的交集。

沒什麼來往那是肯定的,至於水火不容則是根本沒有,因為沒有必要,各家過各家的日子,生意上又沒有交集,犯的上麼。

有些人就是嘴巴厲害,自己身上一身饑荒家裡頓頓菜瓜飯,還覺得頓頓吃大米的人家不行了。

不過這樣的情況,也從某一方面說明瞭鄉親們觀唸的轉變,從唯公有制轉向了市場經濟的過程,老百姓已經從以前的觀念轉慢慢向了發家致富這四個字上了。大家都羨慕起了賺到了錢的村子。

這是好事也是壞事,一旦過了一條道德的底線之後,鄉村道德觀唸的淪喪就不可避免的發生了。

桑柏現在自然是沒有心情想人家怎麼樣怎麼樣的,他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