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伯謙做出這樣的推斷來,那是因為他在曬場的四周邊上,還看到了一些木製的公園椅,而這種公園椅風格可不是現在國內的革命風,帶著濃厚的資業主義味道。
但擺在曬場的周邊,居然有一種說不出的合適。
視線穿過了曬場,那是樹林,鬱鬱蔥蔥的樹林,樹木都不算粗大,最多也就是七八年的時光。馬伯謙在鄉下呆過,知道這些樹長成這樣大致需要多少年。
樹林之間有兩條小道。
馬伯謙下意識的選擇了南面的一條,因為他站在小道的入口處,已經聽到了潺潺的流水聲,在馬伯謙聽來,那是大自然的歡歌。
小溪離著曬場並不遠,入了林中沿著青磚小道步行二十來米,眼前便豁然開朗。
一條約十米左右的小河出現在了馬伯謙的面前。
此刻無風,河水同一面鏡子一樣倒映著岸邊的景物,垂垂楊柳,絛絛槐樹都一一映在了水面之上。
除此之外還有瓦藍的天空,馬伯謙不知道自己有沒有見過如些藍的天空。怕是沒有見過的,因為如果見過,他肯定記得,也不會忘卻。
抬頭把目光投向更遠,視線隨著山谷極速擴張,很快遠處的青山霧丘都入了眼簾,層次分明,淺黛如墨染一般,讓人心醉不已。
沿著河邊的小道往西行,走了幾十米便見到一座小石橋,小石橋馬伯謙見的多了去了,這座小橋沒什麼不同,無論是建造手法,還是建造的年代,都與江南的普通小石橋沒什麼區別。
但是現在它卻成了一道景緻,把兩種色給分了開來。
東邊是青,西邊是粉。
青的是樹。
粉的是花。
青的是垂柳、槐樹,桑樹、翠竹。
粉的是桃花。
放眼望去,一片片,一叢叢,一簇簇的掛滿了枝頭,布滿了河岸山坡。
在一片粉色之中,露出了幾塊青瓦,幾斷灰簷。
讓馬伯謙不由看的有些痴了。
「請問您是民宿那邊的麼?」
就在馬伯謙發呆的時候,耳朵裡傳來了一聲好聽的女子的聲音。
馬伯謙一扭頭,發現離自己差不多十米遠的地方,站著一個俏生生的小媳婦,小媳婦的背上還背著一個孩子。
小媳婦衣著很時尚,淡黃色的上裝,雖然寬大,但是看起來挺漂亮,下身是淺紅色的女式褲裝,腳上罕的是一雙半鞋的布鞋。
這種布鞋不是現在常見的千層底,而是類似乎球鞋一樣的高幫鞋,底下是塑膠底的,不是手工制的,而是機器生產出來的。
小媳婦後面的娃娃白白胖胖的,一點也沒有農村孩子常見的那種瘦弱,也沒有鼻涕橫流的那種髒樣。
孩子身上的紅色虎頭帽,老虎鞋還有身上的小衣服顯然也不是家裡做的,這是買的。這時候所有的衣服都買,而且還是這種新款式,新樣子的,那就證明這人的生活水準一定很不錯。
「什麼民宿?」馬伯謙撓了一下頭。
「喔,你不是日本人啊,那你是從哪裡來?」小媳婦笑問道。
馬伯謙有點恍惚。
「喔,我想起來了,剛才我出門的時候聽嬸子們說了,你是新來的先生吧?」小媳婦的眼中立刻閃起了驚喜的神彩。
「村裡有先生好哇,以後娃兒上學就不必跑遠了」。
小媳婦開心地說道。
馬伯謙突然間被這小媳婦感動了,村裡來了個教書匠能讓她這開心麼?
村裡的先生?
噢,那是我!這裡不叫教書匠。
久違了,先生這個詞。
第153章 桃林
和這位小媳婦道了個別,馬伯謙繼續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