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楓看到來助戰的兩人,他不認識秦子嬰,但卻認識這兩人,陳楓暗道:
“不妙,看來不能再與之糾纏了!三人輪戰,時間一久,必備累之以擒!”
邊打邊退,邊退邊喊:“全部撤軍,全部撤回城內!”
看到對面陣型已亂,正在往城內撤軍,狄青見此欣喜,未動兵者,陣型先亂,有利於敵軍抓住空檔,進擊全軍,此乃兵家大忌。
“將士們攻城的機會來了,給我全面攻城!”
“殺啊!……”
全軍出擊,騎兵負責開道,跑的慢計程車兵,被後續軍隊馬踏人踩,失去生機,見他們都進城之後,
“快關上城門!快關上城門!”
城門雖然關閉,但狄青的軍隊還在衝鋒,幾十人推著攻城車一下一下的撞擊著城門,不斷有人爬上城牆。
看著城下密密麻麻的二十萬大軍,零都一戰,四王精銳盡失,趙地不過鄉勇之人,怎知守城之道。
陳楓知道這城是守不住的,無奈,只好下令,全軍退出都城皋陽,向後防守。沒有守軍的城池,很快就被攻破。
狄青麾下眾將乘勝追擊,陳楓一退再退,退到了趙地的最後一座城池內做防守,清點軍士,已經不到萬餘人。
儘管避免與狄青面對面廝殺,還是被追殺掉兩萬多人!
陳楓心裡很難受,這意味著天下不會再有趙地了,他們才稱王幾個月,宛如曇花一現,開時美麗,謝的很快!
不管怎麼樣,都不能向自己的仇人投降,那樣的話,將以何種面目去見七十二亡魂吶。
大仇未報,我還不能死,為今之計,只能投靠淮國了!
放棄了領地的最後一座城池,眼裡滿是淚水,天下之大,何處是家!
全軍朝著淮國挺進,狄青也沒有去追趕,現在還不是和淮國開戰的時候,就隨他去吧。
他帶著幾千人在一個山林中休息,聽見前方有巡邏人員喊道:
“你們是什麼鳥人?為何在我淮國境內!”
巡邏人員密切的關注著他們的一舉一動,時刻準備發訊號求援。
陳楓走了出來先穩住這些淮國將士:
“兄弟莫慌,我等是趙王麾下軍隊,只因被朝廷追殺,沒了去路,想要來投靠淮國,還請兄弟代為轉告淮王!”
“那你們跟在我們後邊,帶你們過去,別想著動歪腦筋啊!”
來到城下,士兵向隊長彙報情況後,讓他們將隨身所有武器交到城內,才可進去。
聽到隊長的意思後,陳楓也只能照做,畢竟寄人籬下,就得按照人家的規矩來。
狄青攻伐了趙地之後,第二個要打的就是陳王!
陳王佔據著大宋的都城,使他們顏面盡失,即使有了杭州為都城,汴京也得奪回來,不然總被他國笑話!
朝廷大軍攻下趙王領地的訊息,被各方勢力所知,他們均想來分一杯羹,畢竟四王現在處於軍事弱勢期,自己不去取遲早被朝廷給攻佔了,與其便宜了朝廷不如強大自身實力。
相繼有洛陽王對端王不宣而戰,退守長沙一帶的方臘也對陳王領地發起猛攻,面對如此良好時機,宋梁自然是不會放過,自己離周王最近,那就先取了周地。
宋梁一道聖旨公佈天下,就是在為攻打周地尋一個藉口,好讓自己是正義之師,出師有名:
“昔日虔王與之共為盟友,但周王不念及同盟情誼,以莫須有之罪名勾結三王舉兵征伐,導致民不聊生,人神共憤。今征討周王,乃顯天理昭昭,報應不爽!”
其餘勢力雖然眼饞四王領地,怎奈有別國橫加阻撓,根本沾不上邊,只能站在遠處觀望。
面對仇人肯定要親手刃之,心裡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