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07部分

。蒙古大軍六十萬分作四個方向,每一路是二十萬不到,只有伯顏和阿里海牙的是二十萬,唆都和張弘範的只有十萬,單獨對抗哪一路也不是藍玫瑰的對手。

伯顏兵分四路,目標還是臨安,這就給了藍玫瑰各個擊破的機會。只要掌握時機,避免被蒙古大軍六十萬合圍,相信伯顏還是失敗的下場。一直讓藍玫瑰猶豫的是出兵的時間,到底救不救臨安。從長遠戰略上講,藍玫瑰不應該救臨安。現在自己是江南東路置制使,政治影響力和社會地位已經有了,不再需要朝廷這杆大旗。如果臨安城破,自己正好借復國之名,進行收復失地,沒有大宋朝廷的限制,自己要好乾得多。

可是如果不救臨安,城裡百萬之眾,那是大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會毀於戰火。多少平民百姓會死於非命,多少文明會毀於一旦。最讓藍玫瑰心裡放不下的,還是那句話“崖山之後無中國。”

歷史由於自己的出現已經偏離軌道,趙晸和趙昺並沒有逃向福州,大宋也沒在那一天開城投降。即使宋朝滅亡之後,中國也有不少抗元的組織和個人。可是中國的文明,漢家文化,也隨著大宋的滅亡而成為歷史。

蒙古現在強勢,如果伯顏大軍滅掉臨安,下一個目標就會是徽州。那個時候自己將獨自面對蒙古的幾百萬軍隊,形勢將更加困難。可能為了自保,根本就無力向外擴張。滅掉臨安,江南其它省份都不會再抵抗,會紛紛投降。元朝在形勢上就等於取得了中國的統一。是不是以後真的就沒有了中國呢?

幾個時辰的思考,藍玫瑰最後的決定是還得救臨安,不能讓大宋這個朝廷倒下。三個重要的原因,一,大宋滅亡,蒙古大軍必然把目標,全部集中在徽州軍身上,徽州軍會成為蒙古打擊的唯一目標,有宋朝在,那是大義的名分,蒙古想取得全國的統一,滅掉徽州軍是沒用的,他還得把目標確定在朝廷身上,可以減輕徽州的壓力。

第二,大宋三百年基業,漢人正統已經深入人心。一旦被滅,漢人的精神必然受到沉重打擊。忽必烈已經開始實行仁政,這個時代的人,國家民族觀念本來就淡,一旦認同元朝統制,就會出現清朝的現象。當初為了不脫掉大明的衣服,不惜穿袈裟。為了不剃髮寧可掉腦袋。短短的二百多年,剪辮子的時候,那些漢族人已經忘記了,他們頭上的辮子是初異族統制的屈辱,竟然為了辮子被剪掉而痛哭流涕。一個煌煌大漢民族,就這樣被一個只有十幾萬人的民族給消亡了。當時間進入二十一世紀的時候,還有那麼多無恥的文人,把滿族文化當成漢文化,一個把旗袍馬褂當成漢服的民族,除了悲哀還是什麼。

當藍玫瑰看到後世那些滿大街穿著日本人的木屐到處走動,還洋洋得意的青年人,那些在全國的電視節目上去行滿族禮節,而自己卻堂而皇之的承認,自己是漢族人的時候,真的是一股心酸。今天自己有幸來到這個時代,風雲際會有這個機會,怎麼能讓漢家文化消亡。

第三,自己坐視大宋滅亡,又會寒多少忠於大宋的人心,這不同於自己死掉大宋,那是名正言順的逐鹿天下,有道伐無道,解民倒懸。可是眼看異族滅到大宋,怎麼解釋?

有了這個論調,藍玫瑰不是一個什麼也不懂的青年人。她的經歷和見識,她的曾經地位,都不可能是一個只有一腔熱血的愣頭青。這些都是民族大義,但是什麼大義也得有能力去實現他,現實和理想是對立的,要把他們有機的統一起來才行。已經有過兩次進入臨安的失敗經驗,都是沒有站住腳被迫離開。

在徽州已經三年多了,自己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