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不滿眼下李雄所作所為。之前成漢就曾因太子之位陷入巨大紛爭,若非他與太傅李驤苦諫不已,讓李雄暫時取消敕封侄兒李班為太子的想法,說不定成漢早已爆發內亂。
眼下正值燕軍大舉南下,正該舉全國之力共抗強敵。可沒想到李雄竟在面臨生死存亡之際再次挑起奪嫡之爭,這不是雪上加霜嗎?
看著一邊是其樂融融的李雄、李班叔侄兒兩個,另一邊滿臉怒火的李越兄弟,範賁滿心苦澀,原本成漢國力遠遜於燕國,此時若再爆發內亂,成漢還有什麼前途可言?
車騎將軍李越親耳聽到父皇李雄對李班做出立太子的承諾,不禁暗恨不已。原本他是要立即鬧騰起來的,但後來想到宋褘叮囑,李越費了好大勁兒才壓下心中怒火。
宋褘曾提醒過李越,眼下成漢兵權大半在李驤、李壽父子手中,他若是隻顧跟李班鬥在一起,難保不會被李壽坐收漁翁之利。
在聽從了宋褘的建議後,李越已經意識到奪嫡之爭並非只有李班一個敵人,他若想獲得最後勝利,必須掌握更多兵權才行。只有大軍在握,才能立於不敗之地,日後就算李班繼承了皇位,又能奈他若何?(未完待續。)
第611章 東北劃界
成漢玉衡十三年,夏,成漢國主李雄為了應付燕軍南下,其令徵東將軍李壽都督巴東之軍事,領兵五萬進駐漢中、巴東兩郡抵禦遼東入侵。
同時為了防備燕軍自陰平南下,李雄又命兒子車騎將軍李越領兵三萬進駐梓潼郡。
在侄兒李班大力舉薦下,夔安得授成漢西夷校尉,受命協助李壽防備漢中。
……
成漢與燕國之間劍拔弩張,不可避免的影響到江東。
“近日數萬燕軍雲集雍州,目標直指秦嶺南側的漢中。”
太初宮內,時年二十五歲的年輕天子司馬紹聞之,心中百感交集。永嘉五年,天下四海鼎沸,燕王衛朔還僅僅只是嶗山上一個流民頭頭。後來因南下徐州買糧而適逢胡虜南下,機緣巧合之下被徐州刺史任命為兵曹從事。
儘管衛朔聯合祖逖取得了留縣大捷,但當時朝堂上除了劉隗外都堅信那是祖逖的功勞。
以至於後來論功行賞,祖逖因功取代裴盾就任徐州刺史,而最大功臣衛朔卻一無所獲。
恰恰是這次‘失誤’讓朝廷錯過了唯一一次調衛朔入朝的機會,只可惜當時除了劉隗極力向天子舉薦衛朔外,朝廷上下沒有一個人意識到錯過了什麼。
他父皇臨死都對此感到懊悔,不然何至於讓衛朔脫離了控制,成長為左右天下大勢的龐然大物。
司馬紹自幼胸懷大志,有規復中原,重振大晉雄風之理想。
即位之初,他一邊暗中積蓄實力為最後平滅王敦做準備,一邊想著勵精圖治,期待著日後能借江東之力儲存晉室。
但司馬紹看得很清楚,只要燕王平滅成漢,江東再也不能獨存。
“茂宏,你對此次蜀地之爭有何看法?成漢有可能擋住燕國兵鋒嗎?”
自司馬睿駕崩之後,司馬紹對王導頗為器重信賴,朝中大小事務皆與王導商議之後方才施行。此次剛一接到漢中軍情,他便將王導、庾冰、庾亮等人找來商議。
“陛下,成漢形勢恐非樂觀,唉!若大將軍能跟朝廷上下一心,江東就能抽出精力大力支援成漢,集合雙方力量或許有希望擊敗燕軍。”
“不知愛卿可有計策教朕?”
面對司馬紹的期望,王導遺憾地搖搖頭道:“陛下,非是臣不願獻策,而是朝廷有心無力啊!在內大將軍王敦屯重兵於姑孰,對建鄴威脅近在咫尺,朝廷連大將軍都難以應付,哪兒有精力去管成漢死活?”
“唉,是朕不自量力了!也是,朝廷大半兵力都在防備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