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說得很慢,慢到要停下來等著她想好:“你不是收禮辦事,是借禮生事,
張儀撫須微笑:“知我者,季羋也。”
羋月卻嘆了一聲:“我卻寧可不知你。”
兩人沉默無語。
這時候,廡廊上的腳步,或許才是打破沉默最好的插入。
張儀身邊那個侍童恭謹地在門外道:“先生,魏夫人又派宮使來了。”
羋月站了起來:“張子,容我告辭。”
張儀卻舉手製止道:“且慢。”見羋月詫異,他卻笑道:“季羋何妨暫避鄰室,也可看一出好戲。”
羋月會意,當下便暫避鄰室,但聽得那侍童出去,不久之後,引了數人,腳步雜亂而沉重,似還抬著東西進來。便聽得鄰室有人道:“奴婢井監,見過張子。”
但聽張儀淡淡道:“井監有禮。
又聽得井監令小內侍將禮物奉上:“張子,這是魏夫人的一點心意,請張子笑納。”
張儀道:“無功不受祿,張儀不敢領魏夫人之禮。”
井監揮手令小內侍退下,陪笑道:“張子說哪裡話來。其實我們夫人對張子是最為看重的,只是身邊總有些過於小心的人,想著人多些事情也好辦些,卻不曉得得罪了張子。夫人也曉得做事差了,因此特派奴才來向張子賠禮。”事實上,魏夫人恨得差點想殺了張儀,幸好衛良人及時相勸,又請教了人,這才決定結好張儀,這個人既然不能除之,便不能成為自己的障礙,若能為自己的助力,才是上上策。所以,最終還是派了井監來示好。
張儀故作思忖:“非是我張儀無情,只是你家夫人斷事不明。人人都以為大良造是國之重臣,求他自然是更好。只是越是人人都認為可做之事,做起來就越不容易成。”
井監道:“張子這話,奴才是越聽越糊塗了。”
張儀道:“凡事有直中取,曲中取,這兩條路徑是不一樣的。敢問立公子華為太子,你家夫人意欲直中取,還是曲中取?”
井監尷尬地道:“嘿嘿,張子,瞧您說的,此事若能直中取,還來求您嗎?”
張儀一拍大腿道:“著哇,求我是曲中取,求公孫衍是直中取,一件事你們既想直中取,又想曲中取,以昏昏思,能成昭昭事焉?”
井監恭敬行了個大禮道:“張子之言,如雷貫耳。還請張子教我。”
張儀道:“大王春秋正富,嫡子未生,他哪來的心思這會兒立太子?若早依我,以非常之法曲中取,此事早成。偏讓公孫衍在朝堂上提出來,豈不是打草驚蛇?以後若再提立公子華為太子的事,只怕張不開嘴了。”
井監抹汗道:“正是,正是。”
張儀道:“唯今之計,那就只能曲中取。我且問你,大秦以何立國?”
井監不假思索:“大秦以軍功立國。”
張儀微笑不語。(未完待續……)
第102章 謀士策(2)
井監頓時明白:“張子之意,是要讓公子華先立軍功?”
張儀漫不經心地道:“當日楚國屈原曾經試圖聯合五國同共伐秦,此事雖然在楚國被破壞,但諸侯若生此事,合縱還是會繼續實施。大秦與列國之間,戰事將發。我自會設法奏請大王,和公子華一起領兵出征。公子華若以庶長之名久在宮中,而大王其餘諸子不諳兵事,你說大王將來會考慮立誰為嗣?”
井監如醍醐灌頂,激動地站起來向張儀一揖:“多謝張子。此後魏夫人當只倚重張子,再無他人。”
張儀卻只呵呵一笑:“好說,好說。”
見井監走了,羋月推開門,從鄰室出來輕輕鼓掌道:“張子左右逢源的本事,又更加厲害了。”
張儀矜持道:“季羋誇獎了。”卻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