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還是一部法國片。
也許這是法國電影人的一種嘗試吧,我姑且這樣認為!
韓兮
2006…9…22於通縣
《鵝毛筆》:不是色&;情的情&;色片
藍天下,一名女子伸長了她優雅而白皙的脖子,她陶醉著,舒展著,這一切令人有種曖昧的情趣,然而,當她低下了頭,一個蒙著面的粗陋的劊子手卻出現在鏡頭前,他輕輕地撫摸著女人的身體,將她慢慢地放倒在鍘刀下,所有曖昧的情趣都被一種殘暴的*所替代了。
這就是影片《鵝毛筆》所帶給我們的第一視覺衝擊。很明顯,這個行刑的場面是導演與觀眾預示性的簽約,它告訴了觀眾這是一部什麼樣的影片,*與恐怖融為一體,*與厭惡將是所有觀眾的正常反應。
《鵝毛筆》是美國導演菲利普.考夫曼執導的一部虛構描寫法國*文學作家薩德後半生的古裝劇情片。在這部影片中,我們見到了一個與歷史不一樣的薩德生活,但這無關緊要,因為從影片的開始我們已經瞭解到,這樣的影片絕不是一部簡單的人物傳記,在這裡,薩德的生平實際毫無意義的,那只是一個故事片中的角色而已。當然,他是影片的主要角色。澳大利亞演員傑弗爾.拉什扮演了這個人物,他在《閃亮的風采》中有上佳的表演,在這部影片中他同樣是塑造了一個生動的形象,雖然這個形象是劇作者的創造。他以自我為中心,狂妄自大,蔑視一切來自於宗教與世俗的力量,一味地追求自己的寫作。與其說*是薩德的生活動力,莫若說寫作本身才是他所要追求的東西,這樣,影片的*意味就少了許多。的確,在我們看到*(包括SADI**待狂)時,往往就會受到它的愚弄,簡單地認為這才是作品中所要表達的東西,彷彿人的慾望與*是同義詞。顯然,這種觀點是片面的,*只是人的慾望中的一種。當我們看到影片中的薩德用鵝毛筆,用雞骨頭,用玻璃碎片,甚至最後用他的糞便來寫作的時候,我們已經不能簡單地認為這僅僅是與*有關的東西了。*是一種慾望,寫作同樣是一種慾望,在這裡,兩者是不分彼此的,它們對於瘋狂到極端的薩德來說是同等的重要,於是,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十分過份的永遠壓不垮的人,正如他所說的:“我的寫作是無意識的,就像我的心臟的跳動一樣。”這樣,我們所見的薩德已經喪失了身份,他更為抽象地表現出是一個為了慾望而極度奮鬥的人,至於*與寫作只不過是為了表達這個抽象而借鑑的具象而已。
當我們看到*所傳達的人慾觀念時,不能不想到恐怖所代表的權力的意味。一直以來,人慾與權力都是處於對立的狀態,否則對於劇作而言將沒有任何衝突。邁克爾.凱恩扮演的盧瓦耶.柯拉爾醫生殘暴而無情,這點可以從他那些刑罰中看出來。柯拉爾是權力的忠實維護者,而權力不但來自於政治(拿破崙)的力量,更來自於社會的力量,當影片的結尾處,當精神病醫院的印刷廠印製薩德的作品時,我們知道薩德已經被社會所接受,而柯拉爾醫生自然地忠實於來自於社會的權力,而為這個權力貢獻著自己的力量。然而,當我們真正地相信柯拉爾醫生是一個權力的維護者時,劇作中的某些情節則將這個維護者的形像變得人格化了。我們知道,柯拉爾之所以被派來阻止薩德是因為他是出了名的精神病醫生,而這個醫生非但無法阻止薩德的寫作,居然還被薩德以舞臺劇的方式嘲弄了一番,這對於他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侮辱,薩德的舉動是反權力的,而接受者柯拉爾醫生則視其為一種對自我的反抗,於是這場權力與慾望的較量中不免加入了一些人的尊嚴的因素,我們必須說權力也是人的尊嚴的體顯。但柯拉爾的一切努力終歸還是白費,他的新娘西蒙娜還是和一個青年建築師私奔了。這個西蒙娜在劇作中的筆墨不多,但她代表著一個被權力所壟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