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邊馳來,是池州派出去的哨騎。
哨騎馳到近處,下馬來跪稟:“陳韓三所部兩千步騎已經先一步進入黃梅!”
“……”嶽冷秋咬住牙關許久,才長吁了一口氣。
“黃梅城早給戰火摧毀,陳韓三兩三千步騎短時間裡難以立足,讓大帥許鄧愈領兵前往奪之……”
“黃梅殘城與黃龍嶺互為犄角,強攻難掩側翼,有首尾失顧之憂,”嶽冷秋蹙緊眉頭說道,“你率部先去小倉山,在小倉山立營紮寨,不可倉促接戰……”
鄧愈奉命即跨上戰馬下山去,點齊所部兵馬,即往樅陽與黃梅相接的小倉山而去。
陳韓三彷彿攪屎棍進入鄂東地區,迫使嶽冷秋、胡文穆同時往鄂東邊境增兵。
不單嶽冷秋,西線形勢得到緩解的荊湖,也不會容忍陳韓三在鄂東地區立足,以免威脅到荊湖的東線安全。
胡文穆一面增加江夏以東地區的兵力,一面遣使嚴厲告戒羅獻成莫在背後支援陳韓三。羅獻成假痴不癲,荊湖暫時無意跟隨州直接開戰,在這事上也直接無法抓到隨州的把柄。
九月初,周彬再入隨州。
在周彬再入隨州之前,王相再就陳韓三借兵借糧一事勸諫羅獻成以防養虎成患。爭執時王相受鍾嶸辱罵,憤然請去。
周彬借拜訪名義進入王相府裡,恰遇羅獻成派衛彰過來勸慰王相。
王相義正辭嚴的要衛彰向羅獻成轉告他有意去柴山之事:“忠言逆耳、良藥苦口,不為人所受也。衛大人,你今日也不要勸我,你回去請跟羅帥言,王相三番數次受鍾嶸辱罵,在隨州勢難兩立,不想羅帥為難,王相今時求去,願到淮山深處為羅帥經營一處藏身之地。倘若來日形勢恰如王相所料,隨州遇危,羅帥也可到淮山之中臥薪嚐膽,以求再起之時!”
羅獻成再三派人過來勸慰,但王相去意已決,決意不改。
羅獻成本也厭煩王相留在隨州阻礙他享樂,便順水推舟讓王相挑選千餘兵馬進柴山擔任淮右守禦使。
柴山本就是隨州控制地域的邊緣地帶,位於淮山腹地,路途難通,僅有山民進山的幾條險僻小徑相接,山寨勢力也十分的頑強,難以馴服。王相自己要去這個荒僻之地,羅獻成等人能有什麼疑心?
王相也向羅獻成舉薦周彬擔任柴山尉,九月中旬起離開隨州,進入淮山之中,接管柴山的防務。之前,柴山城僅有羅獻成派來的六百餘兵馬駐守,對周邊的山寨控制幾乎等同於零。
藉著替羅獻成經營柴山的名義,王相、周彬接管柴山防務之後,借招募民眾,著手拓寬禮山與柴山之間的山道,同時也加強對柴山附近山寨的控制,勘測地勢,以結寨聯防的名義,修築、拓寬淮山腹、諸山寨之間的山道。
第18章 備戰(一)
更新時間:2011…12…24
秋意漸深,林縛九月中旬離開弋江,經採石歸江寧,在採石停留了數日。(請記住我)
採石磯本為當塗縣臨江翠螺山西麓突兀於江中的一處懸壁,當江之險,與燕子磯、城陵磯並稱。
立朝之前,高祖就在翠螺山置水寨練軍,立朝之後採石軍寨為江寧水軍在西線最重要的駐地,故而採石名揚天下而翠螺之名不顯。
四月初,林縛將當塗縣更名為採石(今馬鞍石),用羅藝成為知縣,併入新置的弋江府。
翠螺山臨江而立,三面為牛渚河環抱,高僅四十餘丈,突兀江畔,格外的險峻。山西北臨江地帶下陷,形成大窪,軍寨圍湖山而成,得天獨厚,是為江寧西線的軍事重地。
林縛將採石劃出來併入弋江府,委以親信心腹治之,除了其在軍事地位突出外,還主要因為採石城東南、原隸於江寧工部的濮塘鐵作是有越以來規模最大的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