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軍出奇制勝,是金兀朮的有勇有謀,安排到位,不放過任何地方,而非自己內部不穩,簡直就是對自己人的過於肯定!
奸細不除,何言大軍制勝!
面對這樣的遼軍,又傻又天真,不知是福還是憂啊!
此時金兀朮派出的說客,也在努力奔走於洛陽、杭州兩地,試圖遊說大宋和洛陽王合力一起趁大梁之主遠征攻下大梁,並答應金與兩國永遠一衣帶水、講信和睦,酬勞也是豐厚。
同時也用金銀珠寶賄賂秦檜、潼貫等人進言,力主伐梁!
宋帝和洛陽王當然是非常願意做這件事的,不但可以報得自己的大仇,還能與金締結友好關係,於國家發展也是大有裨益,怎樣算都不會吃虧!
唯一美中不足的便是宋帝與洛陽王之間有一定的嫌隙,心中總有一層捅不破的面紗,宋帝如今要與曾經的反賊並肩作戰,想想都覺得打臉,也覺得可笑,讓人難受。
還好金國使臣向宋帝許諾打下大梁後以鉅額錢財相贈,再有秦檜等暗中撮合,才勉強妥了協,豈不知金軍征戰已久,國庫僅能支援己方前線攻打大遼,使臣海口開下的乃是空頭支票。
禁不住利益誘惑的二人最終決定拋棄前嫌,兵發大梁!
宋帝派出狄青為先鋒大將,陳子亮為監軍、洛陽王親自出徵,讓范仲淹出任先鋒大將,兩人都決定要親征大梁,合兵一處攻打陳端駐地。
宋帝也是留了一個心眼,想借機除掉洛陽王,而洛陽王經范仲淹指點,處處避開宋帝,看似和睦,實則心懷鬼胎!
陳端實力弱頂不住兩路大兵壓境,派出信兵向梁山告急。
梁山高層正在處理國家政事,面對突然收到的西南急報,他們也是為之一振,想不到此二人還能有合作的一天,這豬都能上樹了!
事不宜遲,馬上派兵通知南部林沖、西部秦明在保證駐地安全的情況下,率領麾下支援陳端,並將此事快馬報予遠在大遼的宋梁!
盧俊義也帶著軍師吳用親赴交戰前線指揮戰事,並召回還在巡視境內的包拯從旁協助蘇軾等一干大臣共同處理國家大事,穩住朝堂的人心。
其餘虎將也相繼派人打聽戰局做好隨時調兵支援的準備,大梁全國境內進入一級戒備狀態,不允許任何人在這段時間進出,神經都崩到了極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