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連路邊的動物也是時常叫喚歡呼。
宋梁、盧俊義、吳用等梁山高層每天都集中在賬房裡討論著各項開國事宜,畢竟都是第一次做開國功臣,也沒啥經驗,只能互相討論著來。
他們討論最激烈的還是國號,一個國家叫啥是很重要的。
從早到晚,一直討論不休,還是得不出結果,宋梁知道這樣下去,可能得等到猴年馬月了,便提了一個建議:
“我等以梁山起義為根基,發展壯大,不如就將國號定為“梁”吧!既不忘本,也寓示著我國棟樑人才輩出!”
經宋梁這樣一說,眾人都在心裡默唸著這個字,覺得沒什麼不妥,還取得甚妙,都應承下來。
國號定了下來,大家都緩了口氣,幾天的討論總算是沒有白費,有了結果。
宋梁接著又說:“日前我在江州大牢,聽見黃文炳那廝對我說,有一首童謠唱到:‘耗國因家木,刀兵點水工。縱橫三十六,播亂在山東。’無非就是說我宋江要造反。
現在的我並不是要造反,而是要建立一個新的國度,造福天下蒼生,此上順天意,下應民心。我意改名,以國為字,喚為宋梁。日後天下再無宋江,只有大梁之主宋梁!”
此話落地有聲,見他神情篤定,也沒人敢去反對。
“我等皆聽大哥安排!”
然後又就軍事政治等作了詳細的規劃和討論。
宋梁表示,既然是開國大典,一定要讓我子民看到國家的強大,增強自豪感!
大家都不知道他心裡打的什麼主意,都很迷惑的看著他,想法雖然好,但是要怎麼做,沒有人知道。
“大哥,我等也有意讓人見識到我們的強大,這樣也能警告別人,不可小看了我大梁,可是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聽到了吳用的疑問,宋梁直接說了兩個字:“閱兵!”
眾人不知何意,等待著宋梁的下文。
“所謂閱兵,就是將各個兵種,帶上他們的裝備,在一眾子民面前走一圈!”
宋梁也不忘提醒他們:“最重要的是要有精氣神,走出我大梁的軍威來,讓人一看就感覺到快窒息有種無形的壓迫感!”
眾人被他這樣的想法驚到,此做法聞所未聞,但又都很期待那是一種什麼樣的場景。
“閱兵一事,交由盧俊義去操辦!讓步兵在前,輕裝備之後,再者騎兵,由輕到重,以此類推。”
盧俊義如臨大敵一般,此事從未做過,只能小心翼翼地應著。
“吳用替我擬一份詔書,用於詔告天下時宣讀的,還有祭祀需要準備的也一併交給你了!”
“我國丞相一職,眾兄弟可有人選?”
丞相乃百官之首,掌丞天子,助理萬機,擁有官吏的任免權,其職之高,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吳用扶了扶鬍鬚,思考了一會,貌似想到一個人,
“不知大哥可還記得蘇軾?”
“哦?記得,他怎麼了?”
“據我瞭解,自從大哥將東平一府政事全權交於他那時起至今,這些日子以來深受當地百姓讚頌,說他愛民如子,清正廉明,一切事務處理得當,人人都稱他‘蘇東坡’,小弟以為丞相一職,非他莫屬!”
要不是吳用提醒,他還真把東平府的蘇軾給忘了,經過細緻瞭解,宋梁是萬萬沒有想到這個蘇軾竟然就是歷史上的蘇軾,連“蘇東坡”的名號都出來了,這還能有假?並且能將東平一府治理的如此井然有序,頓時也是頗為贊同吳用的言語。
其實早在之前,宋梁就問過吳用,可願擔任丞相一職,但被吳用曉之以情,動之以理拒絕,對此也只好作罷。
“明日讓人通知蘇軾來梁山見我!”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