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萬本?他們賣的掉嗎?”
“一萬本不止是在長安賣的,天下十七道三百餘州一千餘縣都能看到的。”王內侍回道。
實際上,搭上了朝廷的車,半月談已經不只是一份普通的報紙,他還有一個官方邸報的身份,藉助著官方的驛站系統,半月談發往天下各地。
尤其是半月談的辦報模式,是相當新奇的,這不是普通的辦報紙賣報紙的模式,而是採用的第三方付費模式。就是報社辦報紙,士民百姓看報,而由廣告商付費的這麼一種模式。在這個模式下,雖然半月談報紙的內容多,版面大,可每期厚厚的一本書一樣的半月談,售價卻極低,現在只售每本十文錢,基本上和白送一樣。
甚至還有大量是贈讀,比如各個衙門等。
在這個模式下,如果靠賣報紙的錢來辦報,半月談早就破產了。但在李超這種讓多數人看不明白的辦報模式下,卻讓報紙的銷量達到了一個奇蹟,一期上五千本的發行量,還在不停的往上漲。
但如果真算起來,天下一千多縣,差不多攤下來,也就一縣五本的銷量而已。而且,這裡面好多是不賣錢的贈讀。
可這麼大的銷量上去後,卻形成了天下聞名的影響力。雖然說每期五千本左右的發行量,但實際上,半月談的影響力卻絕不止五千人的,許多衙門、茶樓、酒店、驛站裡都有報紙,一份報紙可不止一人看,經過估算,半月談一本報紙的閱讀量,實際上能達到一百人左右。
有的人不認識字,可有別人讀報傳播,就如京城現在的大點的酒樓飯店裡,都有專門的讀報人。
也就是說,現在半月談的實際影響力大的多,他的內容起碼被數十萬人知道。
這樣的影響力,那是無比巨大的,這就是一個巨大的平臺。
報社就利用這個平臺的影響力,賣廣告,尤其是優質廣告准入機制,杜絕虛假廣告,讓報紙的信譽更好。
商人投放廣告,獲得巨大的廣告有效應,而報社也收得不菲的廣告費,讀者們獲得優質的新聞等內容,一個極好的迴圈,複雜但又成功的模式。
李世民翻看改版後的第一期半月談,紙張不錯,好像採用了新的紙張,但並沒有質量下降,反而比以前的還要好些。
頁面很乾淨,字跡清晰,墨跡很好,濃黑,好像墨也改進了。
這個半月談真是了得啊。
李世民暗暗讚歎,這又不得不讚嘆李超,短短時間,居然把一份報紙辦到了這份規模,當初他都沒有想到,這報紙還能辦成這樣。
現在這報紙,甚至已經成為許多官員士人們必讀之物了,其影響力更是與日俱增。就如這次朝廷的佛道寺觀清理整頓,可以說半月談居功至偉。
翻開第一篇。
頭版頭條。
一般這頭版頭條,就是每期半月談精選的一個話題,都是由一些相當厲害的人所寫的文。
李世民掃了幾行,就不覺皺眉,怎麼這期的文章這麼幼稚的感覺?(未完待續。)
第632章 得意的笑
頭版頭條的文章,應當是由那種眼光獨到、文筆犀利的大手來官。可現在,李世民卻覺得這改版後的頭版頭條文筆好幼稚啊。
看慣了以往那些犀利文章的李世民,都有點讀不下去了。
“這期半月談怎麼內容質量下降這麼多!”李世民忍不住放下報紙,端起茶杯,喝了口奶茶。
王內侍早就已經看過一遍報紙了,他初看之時也是相當驚訝,但後來才發現,原來這篇頭條居然是太子殿下所寫的,那就完全不一樣了。
他細細的讀了好幾遍,最後覺得其實除了文筆還稚嫩了一些,其實還不錯的。文章的立意就不錯,就的是善和孝,百善孝為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