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手們提供了很多幫助,但如果沒有于飛,一切都無從談起,給於飛換一批實力差不多的隊友,冠軍還是手到擒來。
這樣的觀念對於迫切地尋求認同的杜蘭特們來說,就像一塊破碎的水晶球,砸爛了他所認知的現實。
於是就會釀成這樣的局面,于飛偶爾表現不好的比賽場次會被媒體無視,因為沒有人可以永遠保持良好狀態。
而於飛的隊友表現不好的場次會受到嚴厲審視。
像昨晚這樣,于飛看起來已經使出全力,但由於隊友發揮不佳導致輸球,那麼于飛的海量球迷,支援于飛的媒體和記者就會形成一股輿論風暴卷向那些坑貨隊友。
經典場面就此誕生:大飛盡力了,隊友cba。
這是羅伊今天演這一出的原因。
他不奢望一下子解決問題,但把話憋在心裡絕不是解決的辦法。
與其看著他們精神內耗,不如逼于飛把心裡話說出來,這樣首先他就痛快了。
于飛痛快了,比賽才有指望,至於因此受傷的杜蘭特們,那不在羅伊當時的考慮範圍之內。
所以才會有這個問題。
那些不感激你的人,你打算怎麼辦?
在羅伊看來,于飛對這個問題似乎沒有深入的考慮。
“我不打算怎麼辦。”于飛隨手用刀叉插起一塊切好的牛肉,“我不在乎。”
這是真心話。
幾年來,外界在變,人們對他的看法在變,業內人士們對他帶著強烈的建議,那些喜歡他的媒體將他奉如神明。
大城市的魔力一下子就把密爾沃基比得什麼也不是。
于飛在雄鹿隊抵達過更高的山脈,但沒有密爾沃基之外的人把他當作天神。
而現在,什麼都變了。
但他沒有變。他只是知道別人對自己的看法產生了變化,有些時候,他會順應這樣的變化去做一些鞏固形象的事,因為登上神壇符合他的既得利益以及背後錯節盤根的利益集體。
可是在球場上,他從來沒有變過。
他始終知道自己是籃球運動員。
最初,他只是想成為這一代人裡最好的那個。
近幾年他發現超越喬丹已經進入了可預見的日程表,於是他對榮譽更加渴望。
不止如此,他還想變得更好,因此他放棄了雄鹿時期的大核打法,轉型全能小前鋒,只是形勢趕不上變化,繞了一圈又回到了原點。
可他還是他,他所追求的是勝利。
所以,站在他的立場,以他的視角,從他的內心出發,他根本不會在乎這些瑣事本身的背景及其影響的人。
他打了一場好球,但隊友表現得不好。他接受這個結果,每個人都會表現不好。但表現不好的人被罵不是很正常嗎?難道說,如果這些人不是自己的隊友,他們就不會被罵了?
這種虛空甩鍋的行為在於飛這裡不成立。
他不會認為自己獲得了所有的讚美與榮光,所以就該一人承受所有的成功與失敗,因為在過去兩年,超音速隊的每一個人都在不同程度上獲利,只是他獲利最大,就該受到譴責嗎?
這是沒分清主次和偷換概念,所有為超音速打球的球員都應該知道“帝國”的核心是誰,過去幾年,情況一直如此。如果有人不接受,就該在可以跳車的時候跳車,而不是一邊享受著順境下的帝國福利,又在逆境時抱怨自己獲得的太少,承擔得太多。
為什麼喬治·卡爾認為于飛是持球大核的終極體?
在看待這個問題的角度與心理上,就是一個證明。
作為持球大核,他在大包大攬時沒有“我把全部的事情都做了,我的隊友做什麼?”的思想包袱。在這件事上,他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