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吳青山說的差不多,她開口:“好了,今天就這樣吧,明天繼續!”
吳青山剛要結束通話電話,突然想到什麼:“廠長,等一下。”
他把張嶽給自己打啞謎,以及臭豆腐老闆的解讀說了一遍,然後問:
“此事我該怎麼做?”
粟綺雯瞬間笑了:“很簡單呀,因為他們兩家不是在互撕嗎?
你給他們添把火就行!”
“添把火我知道,可這火到底該從哪燒我就不知道了。
為了不耽誤老闆的事,您能不能稍微提醒一下?”
粟綺雯搖搖頭:“這我可幫不了你,不過我可以給你一個建議。”
“真的?什麼建議?”
“你覺得張嶽的營銷能力怎麼樣?”
“這還用說,老闆當然是最厲害的。
比如十月食品廠,雖然消費者喜歡絕味系列,是因為絕味系列獨特的口感。
但這同樣脫不開老闆做的市場推廣。
可以這麼說,如果沒有老闆,十月食品廠的發展絕不可能有現在這麼快。”
“既然你對老闆的能力這麼認可,不妨多研究一下他以前的推廣技巧,說不定能從裡面獲得靈感。”
“明白,我現在就去做。”
雖然已經很疲憊,但吳青山顧不上休息,連忙將一個黑色筆記本拿出來。
自從他決定改行做銷售,就投入大量時間學習銷售知識。
尤其是張嶽這幾年所做的產品推廣,他也都記了下來。
現在從頭開始往後翻,越看他越是佩服。
因為他發現,張嶽的很多行為看似漫無目的。
但這些漫無目的最後都會形成一股洪流,直接將對手壓垮。
而且他還發現張嶽做推廣的一大特點,那就是喜歡搞自媒體。
比如直播。
十月食品廠的第一次推廣活動,就是一場現場直播式的小吃銷售大比拼。
饞嘴老劉和吳家二嫂的對決,也是一波三折,精彩程度不亞於一場綜藝節目。
所以自己也從自媒體入手?
再想起農夫山泉最近頻頻透過自媒體打廣告的事,他眼睛一亮。
有主意了。
對於農夫山泉的廣告,消費者只是好奇,並沒有給予過多關注。
然而一個博主的一條解說影片,完全改變了這一切。
“各位觀眾大家好,我是阿文!
相信大家最近一段時間都看農夫山泉的廣告。
這件事很奇怪,因為農夫山泉早就不大批次,全方位的打廣告了。
現在突然這麼一搞,肯定有其目的。
於是我就自然而然的想到了周師傅礦泉水。
農夫山泉大機率在針對對方。
只是我有些不明白,因為這種廣告覆蓋,總給我一種不疼不癢的感覺。
其實說到農夫山泉的廣告,有的人注意到了,有的人卻沒注意到。
那就是他們的那句‘我們不生產水,我們只是大自然的搬運工’!
這條廣告當初針對的是樂百氏,廣告一出,樂百氏立刻就將自己拍的那條廣告下架了。
這是廣告界最經典的針對性案例,而且沒有之一。
不過如果有人只是覺得,當初的農夫山泉只是在針對樂百事,格局就太小了。
它針對的不僅是樂百氏,還有其他所有同行。
因為那個時候,市面上所有的礦泉水廠用的都是自來水。
這條廣告一出現,其他礦泉水廠都氣壞了。
很多慢慢走向沒落,最後倒閉。
還有一些礦泉水廠,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