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分卷閱讀336

的吧?

人造人同事維修起來會不會很貴?

他、他需要賠錢嗎?

水鵲急得眼睛霧濛濛。

10的電路板高速工作著,檢索過所有晶片知識,得出瞭解決目前情況的最好答案。

烏煙一縷一縷升起,青年淡聲問道:“你能不能和我約會?”

“啊?”

水鵲面露疑惑,滿頭霧水。

房門扣響。

高大男人斜倚在門框,骨節分明的手指之間,捏著一個小裝置。

“10,你是在利用醫患關係威脅人家吧?”男人似笑非笑,語氣轉冷,“我錄音錄影了。”

年代文裡的綠茶知青(1)

七六年三月。

還是倒春寒的時候。

一列從海城出發的火車,載著下鄉插隊的知青到菏府縣去。

人群擁擁擠擠地從菏府縣縣城的火車站出來了。

上午時分,隔著雲層,漏下來的日光霧濛濛。

各個公社隊委會的政治隊長在出站口等候已久,手上扯著旗子,揚起一把嘹亮的嗓子,各自領走分派到自己公社的知識青年。

“谷蓮塘村莊大隊啊——”

“谷蓮塘大隊的跟我走——”

谷蓮塘是菏府縣農村十里八鄉中,一個有相當大規模的村莊。

三百多戶人家,一千多口人,足足十一個生產小隊,共同組成一個公社,那些好幾個自然村拼湊在一起才組成的公社是比不得的。

谷蓮塘條件好。

城裡工作崗位少,上頭號召的,要讓有知識的青年到偏遠苦寒之地,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大多去的多是邊疆。

而像菏府縣谷蓮塘接收的知青就要少得多了。

前頭六幾年接收的一批知識青年,也因為城市裡開始逐漸給下放的知青設定崗位,一部分優異過人得到了名額,另一部分讓城裡父母託託關係,總之也離開谷蓮塘了。

羅文武四十六了,他還是生產小隊隊長的時候,知青便歸在他的生產隊下。

現在當了政治隊長,又領了上頭髮下來的專項補助,要他們谷蓮塘公社務必安頓好新來的一批知識青年。

他扯了把嗓子,“谷蓮塘大隊的啊,跟我走——”

這次分到他們公社的知青不多,羅文武右手滿打滿算的,也就五個。

之所以不用左手,是他小時候遭遇洪水,石頭砸下來斷了兩根手指,還算得上命大。

五個又恰恰全是分派的男娃子,羅文武盤算著,到時候都塞進第八生產小隊去,數他們小隊青壯勞力人數多,幹活強度最厲害,每年年終分紅也最多,沒見哪家年底賬上無餘錢還要超支補上的。

羅文武清點人數。

日光底下,站到他跟前的橫豎就三個人。

看起來全是高中剛畢業的後生,人高馬大。

“嘿,”羅文武一拍腦袋,“怎麼還少兩個呢?”

“隊長!”

快步走上來的青年,清俊高個兒,一雙劍眉,又戴了一副鋁框眼鏡,氣質斯文。

看著二十來歲的模樣。

“還有個小同志落下了,他東西多,我幫他提出來,勞煩大家隊伍等一等。”

眼鏡青年溫聲說罷,將手裡鼓鼓囊囊的防水布大布袋往地上先放。

羅文武道:“誒好!要得幫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