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7部分

定。特別是福州那一帶仍然沒有平定,從得來的訊息來看,李弘義仍然在堅守福州,吳越也在支援李弘義,短時間內,南唐恐怕平定不了南方新納之地。

而且,吳越、南楚都對南唐極其忌憚,紛紛佈下重兵在邊境,形勢一觸即發,南唐皇帝李璟不是傻子,他不會在這個時候來惹中原的。

倒是西面靈州那一帶卻出了些問題。”

“什麼問題?”李風雲眉頭一皺,“難不成朔方軍節度使馮暉(注1)反叛了嗎?”

典奎呆了呆,道:“馮將軍沒出問題,是党項人酋長拓跋彥超(注2)作亂。”

見李風雲不明所以,典奎解釋道:“党項族據說是鮮卑族的後裔,這些年來中原兵亂不斷,對靈武那一帶的控制有所放鬆,党項人趁機逐漸坐大,已經成了靈武那一帶最具實力的割據勢力。

現在看來,有馮輝將軍在,拓跋彥超還成不了氣候,但是我很擔憂,長此以往,党項人會成為繼契丹以後,對中原非常有威脅的一個心腹之患。”

李風雲心中一緊,典奎這般說,由不得他不重視,急忙道:“靈武那邊究竟發生了什麼事,你仔細說來我聽。”

注1:馮暉(893…952),魏州人,五代時期朔方軍節度使。

注2:党項族是古代北方少數民族之一,屬西羌族的一支,故有“党項羌”的稱謂。據載,羌族發源於“賜支”或者“析支”,即今青海省東南部黃河一帶。另一說拓跋氏是鮮卑族的後裔,西夏開國君主李元昊就自稱是鮮卑後代。本書從後者。

熟悉歷史的朋友一定知道西夏,在宋朝那段歷史上,西夏佔有很重的份量。雖然與本書關係不大,但筆者還是認為該在此向大家介紹一下党項。

………………………………

第四百二十章 拓跋彥超與白承福

“風雲,你大概還不知道馮暉曾在三月時調離過靈武吧?”典奎問道。

李風雲一愣,搖了搖頭。

典奎解釋道:“朔方節度使馮暉在靈武頗有威望,深得羌、胡部族的人心,每年馬匹交易,可得馬五千匹。因此,朝廷對他頗有顧忌,所以調他接替杜重威鎮守鎮州及陝州,後來又調入朝中為侍衛步軍都指揮使、兼領河陽節度使。

而朔方之地則由前彰武節度使王令溫(注1)代鎮。

馮暉鎮守朔方之時,將党項人的酋長拓跋彥超扣壓在靈州作為人質,所以党項人不敢為亂。他走之前,不知因何原因,卻將拓跋彥超放走了。

王令溫在靈武可沒有馮輝那般的威望,拓跋彥超、石存、也廝褒三個部族趁機作亂,聯合起來進攻靈州,殺死王令溫的弟弟王令周,王令溫平息不了亂兵,只得向朝廷奉上表章告急。”

李風雲猛地一拍桌案,喝道:“又是養寇自重!”

眾人無語,事實便是這樣,養寇自重已經成了武將自保的一種手段,究竟是誰的錯,誰也說不清楚。

只可惜這樣的事情一次一次在華夏曆史上上演,幾百年後,在遼東,有一名叫李成梁的悍將,也使用這一招,放任一個叫努爾哈赤的女真酋長作亂。在李成梁還活著的時候,他能製得住努爾哈赤,在他死後,努爾哈赤坐大成為中原的心腹之患。

他的兒子皇太極在一群漢奸的幫助下,趁著中原內亂,元氣大傷,席捲天下,讓剛剛從蒙古人鐵蹄之下恢復才不到三百年的江山再次踐踏於胡虜之下,並用種種手段將漢人的氣節磨平,更幾乎讓華夏傳承泯滅於倭人之手。

歷史總是這般相似。

不過此時的李風雲並不知道這些,他只是憤恨於帝王與大臣的權謀。

“後來呢,朝廷是怎麼處理的?”李風雲問道。

“朝廷又能如何處理?”典奎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