態。
一方面,他們是萬萬不相信所謂的捷報的,既然這個捷報是子虛烏有,秦少游這個時候帶著人回了洛陽,理由就只有一個。那便是賊勢太大,自知在城外是死路一條,最後厚著臉皮跑了回來。
那位秦都尉,大家是素有耳聞的,向來都是囂張無比,而這個時候倉皇而逃,大家想到這廝夾著尾巴的樣子,自然不免會心笑了。
崔詧繃著老臉,也差點失態。
過不多時。便見有人入殿。
來人面目俊秀,一身戎裝,滿是疲倦,渾身上下。清晰可見有血跡斑斑。
他抬腿入殿,單膝拜倒,道:“臣秦少游見過聖人。”
武則天見了她,方才還被崔詧說動。覺得秦少游這一次吹牛有些過了,還真有可能為人所笑,可是見他一身疲態。又見李令月也尾隨入殿,反而沒有責怪的意思了,忙道:“秦卿辛苦了。”
秦少游道:“臣不敢當。”
武則天淡淡道:“城外賊勢如何?”
秦少游驚訝地道:“陛下,臣不是已送了捷報嗎?何故又問起?”
“……”
這一下子,武則天不知該怎麼答了。
滿朝文武,頓時也是默然無言。
這傢伙……臉皮似乎挺厚的,聖人的意思很明白,就是既往不咎,絕口不提捷報的事,給你留點面子,也不想治你的罪,結果你倒是自己提出來了。
其實大家看秦少游這落魄的樣子,心裡也不願過於苛責這個傢伙,人家畢竟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年輕人嘛,吹噓一下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好歹人家是在城外拼過命的,這時代,大家對武人都比較寬容,多少也都欣賞那些肯效命在疆場的將士。
結果……
卻聽秦少游接著道:“既然陛下問起,臣也不得不答了。今日清晨拂曉,賊軍大舉渡河,臣率兩百義士與之對峙,他們渡河倉促,並沒有戰馬,是以臣之團結營,倒也大膽在數百步內觀測賊情。此後臣見賊軍露出破綻,正是破賊的大好時機,於是臣先讓賊軍制造混亂,再領兩百精兵,趁其大亂,殺入賊陣,賊軍大亂,相互踐踏者不計其數,溺水者更是無以數計。臣幸不辱命,破了晉州之賊,這其中,臣自然不敢居功,此戰上賴聖人庇佑,下靠將士用命,至於臣,不過是舉手之勞。”
滿殿譁然……
這個傢伙,居然說得有鼻子有眼,這……大捷到底是真是假?
武則天滿是疑惑,不由道:“那麼賊首楊紹福現在何處?”
“就在這裡。”秦少游說罷,將身後的包袱直接擲地,這包袱滾開,頓時露出一個人頭來。
楊紹福曾是晉州折衝都尉,官職不大不小,認識他的人雖是不多,卻也有幾個,甚至連武則天也對他有著幾分的印象。
現在看著這乾癟的人頭,再與印象中的楊紹福一對比,不是他是誰?
“這真是楊紹福……”
“楊紹福伏誅……”
“如此說來,那麼晉州賊軍也都已灰飛煙滅了!”
滿殿皆驚……
即便是崔詧這樣老神在在的人物,此刻也不由伸長了脖子,露出了詫異之色。
以二百民團,而剿滅鉅萬賊軍,這……這真是不可思議,無法想象。
可是……現實就擺在眼前,由不得人不信。
秦少游繼續道:“此戰,臣與眾將士殺賊六七百之眾,賊軍傷亡更多達三千餘,除兩千餘人趁亂奪船渡河,其餘盡成為階下囚,賊首楊紹福已然授首,至於其部諸將,或殺或降者,有七十人之多。臣還截獲了不少楊紹福與山東賊軍私通的書信,以及糧草、馬料、銀錢若干,得馬五百餘匹,船一百艘,隨軍婦人六十,鎧九十七副,刀槍劍戟無以數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