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他的壞話,就被老爹連連訓斥,甚至連門都不許出了。要知道,這麼多年,老爹訓自己的次數加起來都沒這幾天多,更別說被限足這種無理要求了。可真是要活活氣死姑奶奶呀。
生悶氣不說,連想發點火踩幾株小藥苗都被郭晉寶那個呆頭鵝擋著,踩一腳就跟割他一塊肉似的,不過話說回來,要沒有這個受氣包,姑奶奶這口惡氣指不定就要憋到什麼時候呢。
好不容易,今天才說服了二哥,帶自己出去轉轉,看一眼,被老爹整天誇的天花亂墜的高少爺是怎麼安排那些災民的。再說新秦莊也是自己將來的家,提前熟悉熟悉也算理所應當吧。
順著竹林一直走到一個三岔路口,秦克儉指著前面的幾條路說道:“小妹,前面這三條道,都能到咱們的新秦莊,從左邊走,繞過新杜莊,大約有十二三里的樣子,從右邊走,繞過新楊莊,也是十二三里的樣子。咱們走哪條?”
秦詩韻有些納悶:“既然都要繞,那幹嘛不走中間這條?”
秦克儉搖搖頭道:“從中間這條走,近是近了點,可是要過劉家莊,這劉家莊是老莊。”
秦詩韻一臉不服氣道:“老莊怎麼了?老莊就不讓咱們過了嗎?”
秦克儉道:“倒不至於不讓過,只是,這劉家莊的人對高兄弟有些意見,看到外莊人過常常會說些不乾不淨的話,大家都不願意和他們一般見識,又沒法不讓他們說,就只好繞道而行了。”
秦詩韻一聽竟然有此等好事,又豈有放過之理,連忙纏著哥哥非要從這走。秦克儉無奈只得聽她的,卻連連叮囑千萬不可多嘴多事,秦詩韻沒口子答應,心道,這些人罵高文舉,我高興還來不及呢,又怎會多事。我把這些人罵那登徒子的話回去講給爹聽,也好讓他別那麼一味的護著那傢伙。
滿懷擔憂的秦克儉帶著一臉期待的秦詩韻,走上了那條通往劉家莊的小道。心下也的確有些感慨,回想一年前出門還前呼後擁的樣子,再看看如今的處境,連自己大哥也整天要泡在工地上親身上陣,現在帶著妹妹出來也只能和鄉間小百姓一般低調了。就這還要感謝範大人和人家高兄弟的慷慨高義,否則自己這幫人,連活下來都是個問題啊。
距離劉家莊不到半里的樣子,就看到前面有一群護著幾輛大車的小夥計邊說邊走,熱熱鬧鬧的,秦克儉遠遠看到人群中有個似曾相識的身影,快走幾步,近前一認,果然正是高家莊的老木匠劉長有。
秦克儉知道高家莊這些老人地位都挺高,連高文舉見面也是叔長叔短的不離口,而且人又和氣熱心,還給自己老爹親手打造了一張非常適合養病的躺椅,在此相見,哪敢裝作不認識?連忙上前打起了招呼:“劉叔,這是要往哪去啊?”
劉長有見是秦家二公子,連忙施禮,指著裝得滿滿當當的一車傢俱道:“秦公子啊,呵呵,還能去哪,去劉莊送點東西。這位有些面善,敢問是……?”
秦克儉忙笑道:“這是舍弟,前一陣一直陪在家父,今日趁著家父身子大好,抽個空也想去新秦莊轉轉。”說著湊到老頭耳邊道:“就是我小妹~!今天非要出來轉轉,怕我爹罵,才這打扮出來的。”
劉長有會意的點點頭,又看他一副擔憂的樣子,笑道:“公子可是擔心劉家莊有人口出不遜之言,衝突了令弟?”
秦克儉道:“可不嘛,前幾天,小侄和家兄路經此地,聽到村民們對高兄弟頗有不滿,說什麼好外都送給了外人,要把自己這些人困死什麼的。家兄生性耿直,上前分解了幾句,不想,被村裡的一夥人罵了個狗血淋頭,要不是幾位年長者出來相勸,恐怕都脫不了身。近幾日,我弟兄去秦莊,都只好繞道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