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82部分

藍金海連連搖頭,道:“不,屬下是覺得,要影響一位帝王的決定,而且是遷都這麼重大的事情,能有四成把握,簡直是不可想像。屬下擔心,只因洪水斷了漕運,影響今冬京都糧儲,皇帝就會有意遷都?洛陽雖有泛洪之危,關中還有乾旱之險呢,並非十全十美之地啊。”

沈沐道:“當然不是因為這一件事,不只是因為這一件或幾件事的表象所顯示的問題,而是其中透露出來的一些道理。”

沈沐悠然道:“自三皇五帝到如今,如果我們仔細看看各個朝代選為都城的所在,我們就可以發現,其中都是有跡可尋的。盤庚遷殷。是因為殷地富庶,容易籌措糧草。再一個,透過遷都,方便他削弱舊都貴族實力,三則是遠離有異心的異族領地,穩定他的統治。

周平王遷都於洛邑,是因為犬戎之亂使鎬陽殘破不堪,再者犬戎依舊在側虎視眈眈,遷都才安全。而魏孝文帝遷都,一是為了遠離北方遊牧的威脅;二是從平城遷都洛陽。農業興旺,漕運方便。還可以擺脫北方鮮卑貴族盤根錯節的勢力網,以便順利變革

以古鑑今,帝王選都,所考慮的問題永遠逃不出四個方面。一為地理、二為經濟、三為軍事、四為政治。地理上,關中雖時有乾旱。可是水患對都城的危害卻更大。如今這場水患如果再大一些,淹了洛陽城,後果如何你想像得到,雖說這裡有漕運之利,論起優勢只能勉強和長安打平。

說起經濟,從戰國以來一直到如今。山東、關中、都是士農工商最發達的地區,未來如何,無從得知,現在來講。唯此兩地。三兩之中,山東北有契丹、西有突厥,適宜為國都的,只有長安和洛陽。

軍事上面,以我朝軍力,立都於長安或洛陽區別不大。那麼主要決定因素就只有政治了。關中是我朝建國根本之所在,歷經三朝經營,當今皇帝遷都洛陽僅僅才十年,這國朝重心依舊在關中。

如果關中有失,則國朝危如累卵,你看女皇雖遷都洛陽,始終看重關中,全國府軍關中獨佔三成,但凡為長安令的,必是皇帝心腹,就可知道當今皇帝如何重視關中了。結果呢,皇帝雖然不知我們的存在,各大世家尊長時常往來於長安,她可一清二楚,你說她放心麼?

如今,延、麛、丹三州又出了這麼大的貪腐案子,這三州都在關內道,皇帝遷都於洛陽僅僅十年,關中吏治就已敗壞若斯,根基之地變成這般模樣,你以為皇帝放心得下?

為什麼這一次關中官員出了這麼大的問題,皇帝卻遲遲沒有派遣官員補齊他們空缺出來的職位,不肯像上次對南疆一樣,由吏部來一次大選官,卻一一考量、再三斟酌,對每一個重要職位都不辭辛苦地親自選人?

呵呵,有些人還以為這一次可以上下其手,撈取官位,卻不想想,他們念念不忘地盯著的只是幾個職位,坐在皇帝寶座上的那個女人從帝王的角度,所思所想豈會如他們所願?關中如此重要,卻出了這麼大的問題,皇帝豈能再不謹慎。

再一個,當今皇帝已經立了太子,總有一天要還政於李的,現在軍權卻牢牢把持在武氏手中,二張新近崛起,也是頻頻出手,向朝堂和軍中安插親信,唯獨李氏,除了幾個耿忠老臣,幾乎沒有任何實力。

武氏在洛陽經營這麼多年,明面的實力就已遠高於李氏,暗中的勢力還不知道有多大,皇帝能不考慮如何穩定傳承?當初女皇定都洛陽,是因為長安乃是李氏根基。此一時,彼一時,她既然決心還政於李,還都於長安,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如此一來,她正好藉此調整武李兩家實力以求均衡。當然,道理如此,我們只是借勢提議,皇帝聽進耳中,心裡才會想到這些問題,至於她最後如何取捨,那就不是我們能夠左右的了。”

藍金海心悅誠服地道:“宗主一席話,令屬下茅塞頓